牟春
【摘 要】目前高中數學的一個現象就是,高中生的數學成績普遍不高,其實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做題的技巧,不懂變通,高中數學很難拿到高分。因此,教師要教授學生審題策略,幫助學生分析做題思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習效率 審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99
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邏輯分析的過程,尤其是高中數學的學習,除了必要的數學公式外,基本上都是依據邏輯思維進行推導的。那么學生想要提高數學成績,更好地入手數學,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引導,學會審題。
一、明確審題重要性
在學生的做題過程中,審題是學生解題的主要思路和根本依據。但是現在大部分學生在做題時,都只是大概的看一眼題目的基本要求,就開始進行解題。實際上,學生并沒有把握題目所包含的全部內容,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做題時感覺解題條件不夠,無法完成解題的過程。
那么教師首先要改變學生的做題態度,使學生明確審題的重要性。學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審題不是簡單地看題,審:審視、深入。學生必須樹立把審題作為第一要義這樣的一種心態,才能更深入的進行高中數學的學習,以此達到做題的高效率,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那么審題是什么?審題是做題十分重要的前期準備,在審題的過程中可以明確數學題目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方便學生聯系相關數學公式與具體內容,是學生解題的關鍵。所以審題的細致與否,決定了學生的做題正確率。教師要尤其重視對于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培養,并且要結合數學的具體題目,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進行審題的習慣。
二、審題策略
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而言,除了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審題方法,掌握審題策略。
(一)信息的獲取
學生要明確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為的是什么,學生要在審題的過程中,掌握出題人的具體思路和要考察的知識點范圍,找到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找到基本的解題條件。
數學的題目通常比較簡單容易理解,這同時也是一個難處,因為學生需要針對短短的幾句話,就要剖析出題人的出題思路,要根據出題的邏輯,判斷做題的邏輯,所以學生要深入理解,分析需要用什么方法進行題目的解答。
數學題目中涉及的具體知識點,并不是很清晰,這就需要學生進行細致的研究,根據出現的關鍵詞和專業的數學術語,判斷需要哪方面的數學公式或理論來進行輔助。題目中的關鍵詞通常有很明顯的指向性,而一些專業數學,起的就是補充強調作用,學生要重點關注仔細分析。
而最為明顯的就是,基本的做題條件,學生需要做出標記或者在內心重點關注,這些明顯的條件都是做題時,能夠用到的。尤其是對于一些出現的數值,學生可以進行簡單的計算,判斷數值的具體用處,是公式的輔助,還是知識點的強調,要注意根據數值來判斷解題方向。
(二)信息的轉化
學生在審題、細讀題目的過程中,要注意信息的轉化,不是詳細的閱讀題目就夠了,審題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好的做題,那么信息的轉化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會先發現比較明顯的做題條件,這些條件不是光看到留作做題時使用就好了,學生首先要明確這些給出的條件在做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作用,是引導解題,還是分析證明中必不可少的邏輯問題。學生要盡可能的找到這些已知條件之間的關聯,借此分析題目考察的主要目的。
題目中的信息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學生要善于發現隱含的信息條件,輔助學生解題。在進行隱含條件的分析之前,學生要對表面的條件進行仔細的梳理,選擇性的運用,不要被不重要的信息所誤導。隱含的條件通常表現在,句子與句子的因果關系上,這就需要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具體的定位,找出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同時學生要注意,隱含條件涉及的知識點可能不是一種,要多向性的考慮,找出與題目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點。
(三)關注題目的結構和個別題目中的圖形語言
數學題目的結構是學生需要多次分析的一項重要信息。一般而言,數學題目的信息結構對于學生的解題是一種啟示,啟示學生的解題方法。在數學的題目中,通常隱含有很多知識點組成的結構,而這種結構并不容易被發現,一旦被發現,數學題目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仔細閱讀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對題目信息的分析、加工以及轉化的過程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基本條件,更好的進行數學題目的解答。
其實,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忽視數學題目中的一項信息,也就是圖形語言。因為這類的題目不多,所以學生總會下意思的忽略。在個別題目中會有專門的圖形,供學生參考,如:數值統計題、空間幾何題以及推導分析題。而在題目中出現的圖形,通常都是有暗示作用的,一些具體的或者隱含的信息,在圖形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并且這些信息對于學生的解題都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不是關鍵的信息,卻也占著不少比重。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實例,給學生以警醒,在做題中不能放棄任何的數學語言,即使圖形上沒有標明任何數值與內容,圖形本身就是一種知識點的指示。
(四)關注結論以及教師的做題經驗
數學題目的結論就是解題的最終目標,是學生要達到的最終結果。學生要根據數學題目中的結論,梳理所得已知與隱含條件,篩選需要的知識點,串聯解題思路。要在結論中分析解題思路和解題方向。
學生要注意善于聯想分析能力,對于一些比較難的數學題目,如果題目中的條件不能給解題提供解題思路,數學也可以根據題目結論,判斷分析,利用倒推的方式,尋求必要的解題條件,再根據題目信息,進行解題。
前人之路,后人之鑒。前人的經驗總是有幫助的,學生要在平時積極汲取教師講解教材的邏輯思路,及時地與教師交流溝通,學習教師基本的解題思路,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做題方式,并且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改良的適合自己的方式,方便高效的進行數學題目的解答。
三、結束語
高中數學的學習需要方法,高中數學的解題更需要方法,教師不能放松,在夯實學生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審題方法,結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思路,總結出適合學生的解題方法。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在共性問題上,傳授學生解題策略,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高中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