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通過從生活中及各種渠道發現,民族文化漸漸被大眾所喜愛,裝飾藝術越來越多的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在現代社會中逐漸成為人們所創造的藝術審美核心。本次設計選取了家具設計這一種方式來表達這種觀點,選取觀眾可理解的,有民族性、時代性的材料作為創作原料;紅色與黑色的顏色作為創作色彩;博彩民間技藝之長來創作。
讓我意識到運用材料與顏色來表達傳統文化精神的方式有必要重新認識,作為新生的設計者,有必要大膽嘗試這一種理念。。
【關鍵詞】傳統文化;家具設計;民間元素;色彩對比
一、設計主題
在室內設計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是現代背景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詮釋。提煉傳統元素的文化內涵及精神實質,借助于造型、材料、結構、工藝等手段映射出這種文化底蘊,將傳統裝飾元素和諧融入家具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做出既展現民族傳統的神韻,又具備現代感的設計,使民間文化得到真正的發展。在此套家具設計過程中,我們使用造型重構,保留傳統裝飾基本風貌的前提下,按照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對他的造型進行或簡化,或變異,或重組,使作品不僅能有現代的時尚感,同時也能體現傳統民間文化的古典韻味,
二、設計構思說明
1.家具造型形態
此次家具設計的主要形態是旗袍的造型,結合現代功能的需求及文化的發展,借助于造型、材料、結構、工藝將民間元素旗袍的造型以及特殊的符號等元素與現代設計融合創新,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具有民間文化特色的家具風格,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具。本次設計的造型形態是按照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其中一個元素來體現家具的造型形態,研究人們對現代審美的要求首要任務就是了解現代家具風格和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因此我們這次主要以旗袍為元素設計一套家具和配飾相統一的作品。結合現代功能的需求及文化的發展,借助于造型、材料、結構、工藝將民間元素旗袍的造型以及特殊的符號等元素與現代設計融合創新,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具有民間文化特色的家具風格,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具。
2.設計材料的確定
材料是展現家具造型和質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家具創作關注的一個重點,此次設計所采用的主要材料是木質材料。
木材具有天然、環保的自然與原始之美。木材來源于自然,反映出了人和環境的和諧關系。再加入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的理念。更加拉近了人和材料的距離,給人一種親切感。木材的自然紋理,多變的形式,都能看到木材本身的美麗花紋。
3.設計色彩的應用
本次設計中選擇的顏色是紅色和黑色,它們是傳統家具中的主要裝飾色彩,女性旗袍座椅我們使用大紅色來體現女性的妖嬈、嫵媚,而男性旗袍我們使用黑色來體現男性的深沉、穩重,但是局部我們使用對稱顏色來點綴。
案幾我們做成兩部分,下部分是黑色臺面,上部分是紅色古代嫁妝箱樣式。我們在一套家具的基礎上做了一個衣服造型燈具,黑色為基礎,雕花使用紅色,燈罩也是紅色。色彩語言能給人很強的心理暗示,在此次家具設計中,利用紅色與黑色作為搭配,形成色彩語言的對比,生動地表現了家具旗袍這一元素的主題。在顏色上,我們主要以黑色和紅色傳統色彩進行設計,并且通過補色間的大小、比例變化對比產生相互映襯的視覺影像和強烈的對比。因此在此設計中考慮了其中的對比調和關系。
三、制作工藝
木材緩慢烘干,把原木鋸成板材或方材,以備制作各種器物。用鎪鋸加工曲邊構件,把加工好的部件組裝起來。手工砸膘,鰾膠粘合的家具,經久耐用,一旦需要修理,只須用溫水泡一下,就可以打開。雕刻在家具上的裝飾花紋。紋飾要求有透雕、平雕、毛雕、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透雕又有一面作和兩面作之別。平雕又有陰雕和陽雕之別。清地,花紋雕刻完后要將地子處理得平。打磨,清地完畢之后,進入磨工車間開始打磨,一般用砂紙要磨四遍,由粗到細各磨一遍。由很多不同的蠟,加熱成液體,刷在家具上打蠟。
四、結論
中國傳統元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中國傳統元素中非物質形態影響下的那些物質形態,如果站在現代的角度對他進行重新審視,將會發現巨大的文化價值,把其融入現代設計家具中,必定會使中國現代家具設計更具有文化性與社會性。家具是生活的必需品,造型可以給觀賞者美感,具有形態、色彩、材質三方面因素。視覺是人們認識空間藝術的一種手段,現代設計家具的根本職能,就是構造一種人的居住環境和滿足人的生活需求,家具為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觸覺上的舒適和視覺上的美感。
【參考文獻】
[1]王鳳君。《中國傳統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M]。西北師范大學,2012
[2]胡建華。《現代家具設計的文化解讀》[M]。青島理工大學,2010
[3]劉瑩瑩。《現代居室空間‘軟裝飾的審美和運用分析》[M]。西北民族大學,2012
[4]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2002第5期
[5]吳美芳。《現代室內設計中的人文情結》[J]。山西建筑,2003第11期
[6]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M]。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1[7]潘吾華。《室內陳設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