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忠
摘 要:隨著課程標準的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推行,中學體育之田徑教學內容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對教學內容的改革只是適應新課標的第一步,如何實施才是適應新課標的關鍵一步。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實施
自課程標準改革以來,新課標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新課標就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將其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然而目前中學體育教育的現狀卻是師生整體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都不高。因此基于新課標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中學的田徑教學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
一、田徑教學內容應該具備的特點
田徑運動主要包括跑、跳、擲三大塊內容,其中跑對于體育器材的要求較低,較為簡單,在全國范圍內是一種最被接受的運動,其次是跳。而擲則包括擲鐵餅、擲鏈球、擲標槍、推鉛球,在大城市這些設備較為完善,但是在農村這些體育器材還是較為
缺乏的。根據這些情況,田徑教學內容應該具備以下特點:一是目標的可實現性,各個學校應該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考慮到財力、物資、學生自身情況等來設置可以實現的目標,切不可盲目跟風;二是要做到適應不同階段的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人格在完善,生理和心理波動較大的一個時期。制定的教學內容應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要因地制宜,大部分農村中學體育器材不健全,即使是現存的器材也是使用多年,安全性能不可靠,所以應該利用自身的條件來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
二、對田徑教學內容的改造
對于田徑教學內容的改造可以借鑒目前流行的一檔綜藝節目《奔跑吧》,這檔節目就是把“跑”很好地融入游戲之中,在快樂中奔跑。而且很多中學生都很喜歡這檔節目,如果把節目中撕名牌的形式運用于體育課堂,一定為廣大中學生所熱愛。田徑運動中跳的教學內容不應該拘泥于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等運動,只要能夠讓學生跳起來的一切形式,都應該歸納到其
中。例如跳房子格、跳繩等。還可以學習瑤族、壯族、佤族、苗族、畬族等少數民族的“跳竹竿”舞蹈,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對于中學生而言力量還不是十分的強大,像擲鐵餅、擲鏈球、擲標槍、推鉛球這些活動學生學起來還是具有一些危險性,考慮到安全
因素,建議將此類體育器材換成其他形式。
三、田徑教學方法的實施
其實,學生時期的很多游戲都包含著田徑運動的因素,體育老師可以召開一次制定會,由老師給出制定課程的大標準,再由學生來想這個框架下應該包括哪些運動,最后投票決定教學內
容。例如制定田徑運動中跑的教學內容,學生開始提出各項運
動,學生及老師各有一票,決定是否采納這個運動,經過投票,采用得票數較高的運動。這個過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在中學體育教育行業中很多教師的思想水平不高,尤其是貧困落后的農村,體育老師甚至很樂于把自己的教學時間留給文化課老師,抱有不上課也可以拿工資的態度。更為嚴重的是每逢大型考試的時候,操場上基本看不見學生上體育課。針對這些問題,學校應該建立獎懲制度來約束老師的行為,此外國家應該把學生的身體素質納入升學成績考核標準,讓校方、教師、學生對體育教育都重視起來。
加強觀念教育很重要,學校應該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組織學生觀看運動會節目,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他們明白,體育可以為國爭光。學校要是有實力的話可以邀請體育明星來學校與同學們見面交流。此外學校應該每年開展為期一個星期的運動會,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逐步領悟到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必要性、重要性。
教育部門可以把田徑運動作為升學的加分項,對田徑運動的考核可以采取大學四六級的考查形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好好學習田徑運動。最終可以提高田徑運動在師生心中的重要性。
田徑教學內容的實施必須明確田徑教學內容應該具備的特點,做到制定目標可實現,能夠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生,要因地制宜。教學內容可以借鑒綜藝節目,活動形式要靈活,但是同時應估計到教學內容的安全性。在教學內容制定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校要做好對體育教師隊伍的監督,不能再出現文化課占用體育課的現象,同時學校要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總之,通過中學田徑教學內容的實施,不僅要增強中學生的體質,也要讓田徑運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鮮活
明亮起來,讓這項運動充滿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蘇曉玲,王宗枝.遵義市城區中學田徑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1):44-45.
[2]王彥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5(4):7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