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摘 要:在初中化學中,酸堿鹽的知識內容較為龐雜,使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較為吃力,哪怕采用題海戰術,也依舊不是長久之計,在這部分知識學習中,哪怕是優等生也很難掌握這些抽象的化學知識。因此,如何通過實驗性的探究式教學來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更好的傳授,這也正是初中化學教師所必須掌握的教學方式?;谔骄啃缘膶嶒灲虒W方式,重視學生在酸堿鹽知識學習中的接觸性、直觀感知性、理論知識理解性等方面進行探討,采取可視化的教學方法,以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的內容。
關鍵詞:化學實驗;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方式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由于化學知識的理論內容較為抽象,理解較為困難,因此采用實驗性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通過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建立相應的設計策略,并開展實驗性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形成一種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化學知識。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它的主要步驟可以分為提出問題—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知識運用。下面筆者通過初中化學酸堿鹽的實驗性教學方式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對化學中酸堿鹽的教學要注重接觸性
在學習酸堿鹽知識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對這些常見酸堿鹽的接觸性,從而加深學生對酸堿鹽的認識,并能通過仔細觀察,找出相應的化學性質。教師在授課階段,可以讓學生熟悉一些經常見的酸、堿、鹽,例如常見的鹽酸、硝酸及硫酸等,常見的氫氧化鈣等化學物質等。通過讓學生對這些化學物質的仔細觀察,使學生了解它們的化學式及相關化學性質,并且對這些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進行充分的熟悉與掌握。教師在授課時,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切地對實驗的內容進行接觸,并能很好地掌握具體形態,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使他們對這些化學物質更有親切感,并且勇于去接觸這些化學物品,這也為學生學習酸堿鹽的理論知識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二、對化學中酸堿鹽的教學要注重直觀感知性
教師還應重視學生在酸堿鹽知識學習中的直觀感知性,對酸堿鹽的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掌握酸的共通性及堿的共通性,并能對鹽的共通性做出積極的推導。然后引導學生掌握這些化學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試管實驗,這些試管實驗方便操作,而且較為直觀,學生在觀察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會直觀地感受到化學實驗中酸堿鹽之間的互相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對酸堿鹽物質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組織學生到實驗室中進行相關試驗,并通過學生之間的實驗探討,來加深對酸堿鹽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要積極地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進行化學實驗,并在化學實驗中找到相應的答案,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運用理論感知教學來加深學生對酸堿鹽知識的理解
教師在進行酸堿鹽知識的教學時,應使學生對酸堿鹽的認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特別是在理論知識的授課時,應對酸、堿、鹽的單一性質做出明確的講解,確保學生對這些單一性質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掌握。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酸、堿、鹽的共通性進行歸納及總結,并鼓勵其尋找到化學物質的轉化條件。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思考,能使學生充分內化酸堿鹽中的知識,還
能確保學生更加深入理解酸、堿、鹽,并能通過自主研究,對這部分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深化研究,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基礎。
四、教師應運用可視化的教學方法,不斷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創造性思維
化學學習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確保學生實踐能力的運用,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引導,使其從內在的知識轉變為外在的運用。在授課階段,可以組織學生選擇一些化學物質,讓學生對其進行鑒別,并通過化學實驗將其轉變成另一種化學物質,或者鼓勵學生進行一些有創造性的研究,以這種可視化的教學方式,來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并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創新精神,強化實踐運用能力。例如,在酸堿鹽的實驗過程中,可以給出硫酸與熟石灰,組織學生對這些物質進行辨認;還可以指定某種化學物質,然后讓學生利用實驗臺上所具備的化學物質進行自主實驗,通過化學反應來生成這種化學物質。
本文基于實驗來對初中化學學科中的酸堿鹽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究及分析,在構建實驗教學法的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在學習化學酸堿鹽理論知識時的接觸性,并通過化學實驗來使學生的直觀感知更加深刻,運用理論感知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對酸堿鹽知識的理解。教師還應充分運用可視化的教學方法,來不斷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酸堿鹽知識中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握,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艾曉紅.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8):4-7.
[2]王淑梅.加強演示實驗提高教學質量[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1999(3):23-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