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富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質量和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教育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滿足小學生在教育方面的文化需求,我國制定理論新課標,以此來規范小學教育的標準化。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小學老師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將所學是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當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生活情境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數學是小學學科中重要的基礎學科。正如我們所了解的,數學是一個前后關聯性很強的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提供堅實的支撐。數學最終的作用應該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一些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高。因此,身為老師,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學生學習效率的培養。將生活情境運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之中。本文針對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將這種方法更好的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提出了建議。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有助于學生將抽象是知識具體化
數學這一學科本身就有其邏輯性和枯燥性的特點。小學生這一群體接觸的知識較少,將知識在短時間內轉化的能力較差,因此而減少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在講課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困難。但是,生活情境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將枯燥的數學題轉化為生活中小學生們能接觸到的事物,減少了對數學題目直接的抽象性的理解。學生在學到一個新知識時,能快速的和實際生活中的事例相結合,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和熟悉感。將枯燥的題目變得生動有趣。
2.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說是一個枯燥的學習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對課本知識的搬移,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這樣的模式,使學生學起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對于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也起到很大的阻礙作用。但是,生活情境這一教學方式的產生,能引導學生進入數學的世界,使本來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學生有了興趣之后,愿意主動的去探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孩子的想象力總是豐富的,他們有著很強烈的探索欲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本能的探索欲望在外部的影響下逐漸降低。將生活情境帶入到課堂當中,能夠刺激學生學習數學的敏感度,學生把數學放在生活中去探索,在另一方面提高了他們敢于質疑你敢于探索的品質。近年來,我國在小學教育方面不斷進行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元化。圣湖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老師進行課程改革一項重要的嘗試。不僅可以帶動學生成績的提高,同時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進一步發展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根據生活中的活動創造情境
數學應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部分。在借助生活情境進課堂的方式時,要選取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根據學生的狀態開展教學。比如在講最基礎的加減法時,要讓學生親身感受加減的含義。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小小水果店”的活動,讓學生們參與其中,結合平時和爸爸媽媽一起買水果的經驗,讓加減概念真正進入到他們的理解范圍中。通過角色扮演這一小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讓他感受到知識在生活中被運用的自豪。由于買水果這件事比較普遍,學生會不由自主的對號入座,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借助多媒體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設備也走進了小學的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多媒體進校園為教師的授課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的可能性。老師可以制作優秀的PPT,向同學們展示音頻和動畫,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注意力。學生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突然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畫片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小學生在看動畫片時往往能做到聚精會神。通過這個線索,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看動畫片的情景模擬下來,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來。借助多媒體的功能,將數學教學轉換成動畫片的形式,寓教于樂,有利于學生對知識深入的了解。
三、總結
通過本文的描述,能夠顯而易見的認識到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個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了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生創新探索意識的培養。從老師的角度上來說,它有利于老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因此,要大力推廣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讓這個方法為更多小學生的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9):151+153.
[2]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6(1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