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驍驊+朱龍英+孫雷+于建業+閻小民



摘 要: 根據應用型本科生源多樣,學習基礎條件不同,人才培養差異化發展的要求,提出并構建既適合所有類型學生又針對不同生源進行分類導學模式,探討全程導學與分類導學內容模塊的構成及相互間的關系,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相關問題。通過階段性導學改革實踐說明該導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方案。實踐結果表明該模式對應用型本科提高教育質量具有較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全程分類導學 模式構建
近年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大多體現在培養體制、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改革。目前在人才培養中以第二課堂為主體的導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程教育專業論證等評估審核要素及專業認證要求明確了對課程體系外的第二課堂建設的要求[1][2]。導學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的牛津大學即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3],后在歐美國家得以廣泛應用和不斷完善[4]。國外高校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導學方面比較成熟,普通大學還建立了公共的導學機構,對學生進行各種內容的導學,如選課及安排,導學人員指導學生選課、進行心理健康指導、教授講座、項目導師制、畢業論文導師制等,我國某些高校在入學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加強導學[5][6]。但某些導學模式仍舊局限于某一導學內容或某一階段,缺乏涵蓋整個培養過程中的整體導學。另外對應用型本科學校來說,由于生源多樣,學習基礎條件不同,制訂的培養方案一般都提出差異化發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構建既適合所有類型學生的全程導學又針對不同生源進行分類導學的模式,更加系統地進行導學,有針對性地導學,增強導學效果。
1.全程分類導學
全程分類導學,是指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結合課程體系內的教學,根據導學需求分析、調查,梳理出不同生源類型或不同培養要求的學生從進校到畢業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各個階段的導學內容體系,然后在整后培養過程中進行常規導學結合個性化需求的導學。各類型生源的導學內容有些是共同的,如入學教育、綜合素質拓展、專業思想教育、實踐創新訓練、創新創業指導、創業就業指導等,同時某些導學內容只有某些類型生源需要。
由于應用型本科學校目前是高等教學大眾化的主力軍,師生比較高,同時生源類型多,如何提高資源、力量的使用效率,同時有針對性地導學,增強導學效果,需要在導學模式的構建上加以重視。
2.全程分類導學模式的構建
導學模式構建既要有力增強導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又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辦學資源。根據應用型本科的實際,生源的學習基礎條件與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大學不同,特別是職業高中基礎水平的學生,更需要全程導學。由于應用型本科教師資源不充沛,為了達到既要全程導學又要分類導學的目的,在導學模式設計上采用公共導學模塊集中導學,其他導學模塊分類導學,再結合學業導師制進行補充,即“集中導學+分類導學+學業導師”的模式,既有利于導學資源的利用,又能夠關注到所有類型的學生,甚至是個別學生。
這種模式要求梳理出公共的導學內容模塊、各類型生源特殊需要的導學內容模塊,以及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此必須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通過對學生、教師、用人單位的調查認真梳理與分析,從而較準確地確定基本的導學內容,再進行分類歸納得到。
這種模式的使用要求學校政策以導學的重視與支持為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導學效果不好,如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精神、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及其他影響學習的因素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對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經過較長的教學實踐及調研分析表明這些因素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加突出。因此,在全校達成共識,將導學看得與教學同等重要,并且在教學工作量計算、教學獎勵政策上得到體現,這樣才有可能使學校從各職能部門到二級學院再到普通教師轉變觀念重視導學,同時積極參與導學,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對于本導學模式應有相應的導學組織體系建設與政策、措施配套才能發揮作用。
3.全程分類導學模式的實踐
鹽城工學院自2013年以來在汽車工程學院等教學單位進行了全程分類導學模式的建設與試點實踐。
(1)全程分類導學內容梳理。以學院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核心,配合課程體系內的教學,通過對師生的調查、教學質量分析等方法梳理出從學生進校到畢業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各個階段需要導學的主要內容,然后歸納整理,確定在課程體系外設置入學教育、綜合素質拓展、專業思想教育、實踐創新訓練、創新創業指導、創業就業指導等連貫為一體的全程導學公共模塊,明確公共模塊導學的具體任務和導學目標,結合課程體系教學,安排導學課程,增強公共模塊的導學效果(圖1)。
根據不同生源的培養要求及導學調查,分析導學需要,找出除公共導學模塊外各類生源個性化需求。以汽車工程學院為例,有車輛工程、服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三個專業,生源既有從普通高中學生參加高考錄取的“普本”學生及“國際合作班”學生,又有從職業高中、技校學生參加單獨高校招生考試的“單招”學生,還有從職業技術學院大專層次高招錄取的“轉專本”學生,更有近年在部分省區試點的從3年職業高中、技校學生不參加高考升入4年制本科的“3+4”直升本科學生及3年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升入本科的“3+2”直升本科學生等。經過調查分析,得到各類生源的差異化的導學需求,最后形成全程分類導學內容模塊(圖2)。
(2)全程分類導學的實施。在“集中導學+分類導學+學業導師”這一全程分類導學模式下,公共導學模塊采用集中導學,如入學教育模塊,結合在校級層面上的實施,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類平臺及相關資源,集中全校各方的力量,合理安排導學內容,設定導學目標,制訂進程安排表,細化實施方案,促進入學教育階段培養目標的實現(如圖3)。
對于個性化需求的導學,則在二級學院層面上、專業層面上加強組織實施。如對國際合作班學生普遍要求強烈的國際交流能力的提高模塊,則在入學后到出國前的三年時間里安排全程性的導學,既有院級層面上的集中輔導,如舉辦專場國外學校介紹及出國輔導報告,已出國學生的留學體驗報告、假期短期出國體驗營等,又有學業導師的個性化輔導。每個班級到少配備兩三名學業導師,條件允許可以4名。利用導師制的優點,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集中加面導的方式(如下表)。endprint
(3)階段性實踐的效果。自2013年以來,鹽城工學院在汽車工程學院對導學進行改革,構建全程分類導學模式,梳理各專業不同生源類型導學內容、加強組織體系建設,制訂相關激勵政策制度,進行運行體制、機制改革,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教育中心、大學第一課、省級創業園、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學校等校級平臺,加強學院實踐教育中心、校外基地的建設,對各專業各類型生源的學生進行全程分類導學,有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據麥可期研究分析報告(2016)[7],各專業學生整體綜合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得到提升,近4年來實現年底就業率98%以上,考研率穩定在13%左右。
在學生整體能力增強的基礎上,水平不斷提高。在全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比賽、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學科競賽中屢獲全國大獎,5年來各類學生10次獲得省優秀畢業設計優秀獎及團隊獎。用人單位如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都給予我校畢業生高度贊譽。認為我校各類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勢與特點,綜合素質較好,敬業精神強,能夠“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
4.結語
全程分類導學模式結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際,對學生不同群體的導學目標更明確、重點更特出,導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為更好地發揮這一模式作用,必須加強運行機制建設、政策制度激勵、導學平臺建設的保障。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緊跟高等教育發展的源流,不斷研究導學中的新問題、探索導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強導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指南[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2]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秘書處.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指南[M].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2014.
[3]杜智萍.牛津大學本科生導師制教學模式探析[J].大學教育科學,2006(6).
[4]駱素君,柴樹峰.中美大學教育比較的思考與啟示[J].大學教育,2013(3):14-16.
[5]汪家惠,賈天鈺.新生第一年導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05).
[6]孫雷.新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以鹽城工學院優集學院為例[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7]夏祎晨.鹽城工學院應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報告[M].北京: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2016.
資助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鹽城工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教高司函〔2015〕51號)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導學模式體系建設與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5 JSJG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