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進
摘要: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都是無限的發展可能,作為初中班主任不應該將那些所謂的“待進生”置之不理,相反應當在教學中給予更多的愛,挖掘學生其他方面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班主任還要做到面向全體,持之以恒。本文將對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愛與待進生”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待進生;初中班主任;教育方法
待進生不是指由某些遺傳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應遲鈍、腦功能輕微失調 (多動癥)等等的兒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導影響下形成的特殊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地說:“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色的、與眾不同的孩子。”這告訴我們,對于“待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的群體,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那么如何提高這些特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成績,根據實踐經驗,我采用以下做法:
一、樹立自信,呵護待進生
研究表明,造成學生數學成績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情感動機存在很大差異。待進生們往往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也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信心,認為“努力也學不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幫助待進生樹立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待進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待進生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羅森塔爾心理學證明: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和厚愛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因此我們教師的心態必須要擺正,要讓自己打心底里主動去喜歡“待進生”,去“愛”他們,我們應以寬容、豁達、大度的心態去對待學生,以朋友,親人的態度去照顧“待進生”, 以慈母之心去關愛學生,要把熱愛學生的情感投射到學生心里,老師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熱情地目光都能給孩子以鼓勵和勇氣。只有對待進生傾注更多的情感,去關愛他們,去尊重他們,去呵護他們,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心中有待進生,待進生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會引起雙方信息的共振,激發待進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使他們逐步走上樂學,會學的思維的拓展。
二、發掘優點,賞識待進生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面對的每一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待進生也有自身優秀的一面,只是由于學習困難,毛病較多使其“閃光點”被掩蓋,一旦他們的“閃光點”得到承認和肯定,就能煥發出更大的學習動力。例如:我們班的宋明明同學,數學基礎差,考試成績總是不及格,但是我發現她的字寫得相當規范、漂亮,于是我就誠懇的對她說:“你的字寫得那么漂亮,是很多同學所不能及的,既然你寫的字能超過別人,我相信憑借你的能力,你的數學成績也不會輸給別人的。”她聽完我的話,默默地點了點頭。宋明明同學經過一個學年的不懈努力,她的數學成績果然有了質的飛躍。在畢業考試中數學考出了93分的好成績。這一不爭的事實告訴我們要善于發掘“待進生”的優點,并且放大待進生的優點。針對優點及時予以鼓勵、肯定和強化,并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待進生”從內心深處真正產生進步、向上的信心和勇氣。只有抓住教育時機,運用教育機智,才能讓“待進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獲得成功的體驗,并且適時的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為實現預定的目標而努力拼搏。
三、面向全體,偏愛待進生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要面向全體,面向每個孩子,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孩子,不能丟下每一個孩子。馬卡連柯也曾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是發展的個體,我們一切的教育工作必須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我們要愛所有的學生,但偏愛“待進生”尤為重要。俗語說得好:“育苗要有愛苗心,三類苗更應愛得深。” 對待進生我們一定要尊重、理解、信任他們。要經常以誠懇的態度找待進生談心,交流思想,為他們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例如:可以有意讓待進生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并沒有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們在老師心目中同樣有位置,使他們受到鼓舞,得到心靈滿足,萌發向上的動力。
四、持之以恒,輔導待進生
待進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轉化工作也不是一兩天、一個月能完成的。他們自學能力差,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回答教材中敘述的問題,說不清楚掌握了哪些,不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也要講好幾遍才能懂,即使第一天學過的東西,到了第二天就忘了。所以給待進生“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是提高待進生學習成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教師通過對待進生進行深入觀察,恰如其分的分析,根據待進生知識缺陷,查漏補缺,進行有針對性地耐心輔導。才能真正促使待進生發生根本性的轉化。例如:針對計算能力差的待進生,教師要求他們每天早晨到校后做5道簡單的計算題,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只要持之以恒,“沒有煉不成鋼的鐵,沒有轉化不了的待進生”
總結:
當然,待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具有反復性、長期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顆不厭其煩的耐心,一顆永不言棄的恒心,一顆視生如子的愛心。讓我們給待進生多一分呵護、多一分賞識、多一分耐心,多一分關愛,讓愛與待進生同行!
參考文獻:
[1]杜娟.愛與待進生同行.儷人.教師.2015(1)
[2]李霞.淺談待進生轉化工作的幾點感受.課程教育研究.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