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爾古麗·居曼
摘 要 預習是課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學生的發(fā)展。是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改革的呼喚和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此文先闡述傳統(tǒng)的語文預習存在的問題,再提出五步預習法,培養(yǎng)自主、有效的預習習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 自主 預習 習慣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預習就是課堂教學的開頭,是學習求知的開端,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預習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主動求知的過程。它對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tǒng)的語文預習存在這樣的問題:(1)籠而統(tǒng)之,沒有明確的要求。(2)預習作業(yè)太隨意,有時有,有時無。(3)預習作業(yè)沒有層次性,沒有針對性。(4)不能對預習情況進行及時的檢查、反饋等等。大部分學生對待預習停留在讀一讀課文,查一查字典。那怎樣做到自主、有效的預習呢?
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可采用學案前置,以學案為預習提綱,主要完成學案中設計的問題,思考學案中涉及到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提高,思考的結果寫在學案中或課本上。為了使學生的預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制定了五步預習法,并進行實踐,使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一查:借助工具書,查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查課文的背景資料。
語文的學習中離不開工具書的積極運用(包括健康、安全、文明使用網絡查找資料)。工具書用好了,學習就事半功倍,好比戰(zhàn)略家手中的地圖一樣有靈性。不少同學進中學后,擁有《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漢語 常用字字典》、《漢語成語詞典》等一些常用的工具書和自學資料, 但不能積極使用,認真揣摩推敲。
二讀:掃清讀音障礙,疏通句子,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俗話說“讀書百遍, 其義自見” ,這無非強調熟讀是理解文章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學課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應該讀熟成誦,特別是古典詩詞和文言文,熟讀成誦是有必要的。預習時,可以通過朗讀或默讀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內容,摸清文章的思路,體驗作者的情感,領悟寫作的意圖;可以從審清題意入手,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這扇“心靈的窗戶”,可窺見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學時代,是青少年記憶力最佳時期,多讀多背,能開拓寬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為語言的使用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劃: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劃出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主要是描寫優(yōu)美生動、情感豐富、哲理深刻的語句,并進行點評。
根據課文中的注解,或通過查閱工具書和其他參考資料等,來疏通課文中的難理解的 字、詞、句。對于基本功較好的學生,可以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列出文章提綱(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能及時抓住總起句、總結句、中心句、過渡句等重點句和重點段。)。
四思:指導學生思考課文課后的“思考?練習”或教師根據班級實際確定的預習題,幫助學生抓住思考重點,明確目標。要讓學生明白課后練習題是我們課堂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要總認為課后練習天經地義就是學生在課后的書面作業(yè),它更多應該是學生課前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做好充分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效率。
五提: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老師要要求學生把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識出來,鼓勵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比如有關于字詞的,有關于內容的,有關于謀篇布局的等。對提較有質量的問題的學生提出表揚,激勵他們質疑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自己動腦筋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是較為漫長的過程。我們通過加強指導與監(jiān)督才使其達成效果。預習完成情況的檢查與反饋,就成了預習習慣培養(yǎng)之關鍵。為了使預習評價發(fā)揮激勵導向功能,可采用了以下幾種檢查的方法途徑。
首先,對于預習完成情況的檢查,可從評價者入手。所謂評價者也就是檢查人。教師是理所當然的檢查人,還可找到更多的可利用的檢查人,如小組長、科代表、及家長。
(1)學生自查。即學生對自己的預習行為完成學案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地反省。反省的內容包括“我是否預習完成學案了?預習的效果怎樣?”“我有無對自己不能堅持預習完成學案感到羞愧?”“我有無對自己能夠持之以恒的預習完成學案感到欣慰?”“我通過預習完成學案,語文學習能力是否增強了?”
(2) 教師考查。利用課堂時間,教師參與考查,檢查學案的完成情況,重點是生字詞的注音及書寫,整體感知部分的問題等。
(3)小組學生互評。發(fā)揮班里科代表,或者小組長的作用,對全班同學進行督促檢查,并將檢查的情況作好嚴格的記錄。要求以瀏覽形式檢查小組成員預習情況,最好是小組交叉檢查,互相監(jiān)督更有效,及時作出評價并向老師匯報。檢查內容與老師檢查的內容一致,且要督促完成情況不好的同學及時補充完善。
(4) 家長監(jiān)督。口頭預習作業(yè)的完成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即要求學生將課文朗讀在家長處過關,并將課文的主要內容說給家長聽一聽等。比如文言文,要求學生讀給家長聽,且要復述大概意思,目的是養(yǎng)成查閱工具書和看課下注釋的習慣以及文言文誦讀的習慣。請家長簽名報告孩子預習情況。選擇有關內容如資料的搜集可以請家長共同參與。
學生自主、有效的語文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改變了課堂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隨著學生預習習慣內容的不斷養(yǎng)成,預習訓練的時間不斷增長,學生預習能力的不斷增強,教學效果自然就能凸現(xiàn)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