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潔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數學作為素質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受到各界廣泛重視。眾所周知,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思維性,重點、難點較多,小學教育是打好數學功底的關鍵時期,對今后數學思維模式構建具有重要作用。而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首先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由被動變主動,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對素質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為今后的教學工作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數學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正確應用,能夠從根本上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對數學思維的建立非常有幫助,各種方法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一、數字計算導入應用
1.故事情節導入
應用故事情節來導入數學教育,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步步為營,系統性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故事引入的過程中,更容易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此外,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聞,甚至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例如在小學低年級數學中對數字的認識,就可以引用同學們都知道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來引導學生,一共有3個梨,孔融分給弟弟妹妹各1個梨,自己有幾個?學生便可以在原有記憶的基礎上加深新知識的理解,明白梨的個數統計,真正把握數字的含義,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生活情境導入
學習本身就應該立足于生活,起源于生活,也必將運用于生活,數學教學也是如此。引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說明問題,可以使學生明白學以致用的道理,加強生活中數學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可以使對數學的理解不再陌生化。例如在教學課本中簡單的加減乘除問題時,在課堂的初步引入過程中,可以以賣水果為例,蘋果2元每斤,買3斤花費多少元?2×3=6,單價乘以數量等于總價,引出乘法原理學習內容。再如給商家10元,花費了5元,商家應該找回幾元的問題,引出了減法原理,貼近于生活,使數學邏輯更容易理解。
3.巧設懸念導入
有技巧性地設置教學問題,可以引發學生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實操能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思維之弦。我在平時教學中巧妙設“疑”,不失時機地激“疑”,讓學生生“疑”。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我先出示趣題:小明今年12歲,可是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立刻對問題產生了“疑”,突然有學生脫口而出:“他是閏年2月29日出生的。”其他同學更疑惑了,“什么是閏年,他怎么知道是2月29日出生的?”隨即繼續發問:“到底對不對呢,等你們學了今天的內容就解決了。”當學生產生疑,迫切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從而造成了知識上的懸念,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新課學完后,學生都得到滿意的答案,我又不失時機地讓一開始就知道答案的學生介紹他是怎么知道的,學生進而明白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連的,多留心觀察,自己也可以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二、趣味教學導入應用
1.數學游戲導入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對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老師在引入新課題的前期,可以以做游戲的方式來與學生互動,以此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打破傳統數學教學課堂的沉悶。例如對基本圖形的學習,老師作為裁判,說出一種圖形,學生以一條龍的形式說出生活中的圖形物品,說不出來的同學進行才藝表演,以此來推動圖形教學任務的開展。
2.實際物體導入
實際圖形的導入好處在于幫助學生對深奧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得學生在專業知識掌握方面更加輕松,實際物體可以最大限度地化抽象為具體,起到典范作用,學生也可以以此為參照,找出更多的實例,照葫蘆畫瓢。例如小學的空間幾何學,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等,光靠小學生的想象力不足以達到標準要求,這時可以應用教學模具來展示,引入新課題內容的講解。
三、創新技術導入應用
1.多媒體創新應用的導入
利用多媒體儲備信息量大的特點,教學操作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內容時,有更加深入廣泛的了解,為教學任務做好鋪墊。同時增強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責任感。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述數學起源引入數學概念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搜索許多生動形象的數學家照片、趣味故事、偉大數學家的簡介等內容,增加老師講課的說服力,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老師還可以為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自己查找相關數學起源信息,在多媒體應用的不斷探索中讓學生達到想學、要學的境界,這是老師只是口頭講述、而沒有多媒體實物圖片文字支撐的授課所不能比的。
2.具體模型演示導入
演示方法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教學任務,使學生通過感官刺激來加深印象,教師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進行模仿,在今后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例如數學教學任務中的難點問題:追擊相遇問題。此類問題邏輯思維極強,學生不容易靈活運用,而開展有效的過程演示,就能夠更加明確時間、路程、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把問題簡單化。而演示的導入過程,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維脈絡,培養追擊相遇問題的思維模式,是非常好的解決辦法。
小學數學前期教學的導入,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創建作用非常有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實踐探索、求知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進步,達到了傳統導入數學教學所無法企及的教育新高度,提升了數學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概念理論,同時營造了快樂數學的學習氛圍。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是一項專業的學問,需要各位學者的共同探究,希望以上內容能為讀者在教學研究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