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愛華
摘要: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打開,會主動拆掉心中的柵欄,主動與教師溝通情感,從而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關鍵詞:培養(yǎng)習慣;表揚;關愛;養(yǎng)成教育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倔強、不聽話、不愛學習。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熱愛、關心、幫助和信任。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打開,他們就會主動與教師溝通情感,從而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我渴望我的學生將來都是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修養(yǎng)的人,所以,我特別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開學初,我發(fā)現班上的衛(wèi)生情況很不樂觀,地上是碎紙片,抽屜里是食品和飲料包裝袋,我針對這些問題對班上的值日情況做了調整和布置。環(huán)境當天的衛(wèi)生由那天的值日生負責,如果看見垃圾隨手撿起,養(yǎng)成自覺愛護衛(wèi)生的習慣。教室地面掃完之后看著還不干凈,于是我就教學生怎樣掃,慢慢的學生再次打掃時就很認真,而且越掃越干凈。針對吃零食現象,只要在學校發(fā)現有吃零食的同學,你吃什么就給我們全班同學每人買一個,有難同擋,有福同享嗎,你別說,這樣一來還真管用。還有每次利用班會課評選一次“衛(wèi)生小隊”,獲勝隊員每人可得到一張笑臉,讓學生不僅學會勞動,更學會尊重勞動成果,培養(yǎng)團隊精神。
二、發(fā)現閃光點及時表揚
還是孩子的學生們,無論好差,都苛求得到夸贊和表揚,從而滿足自尊的需要。盡管“難管學生”的“土壤”貧瘠,老師還應以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要吝嗇夸獎,給他幸福的內心體驗,激發(fā)他們采取更加積極的行為,去爭取更大進步。有時滿意的微笑、贊許的目光等都可能成為學生進步的巨大動力。在教師與學生的頻繁接觸中,對某些調皮學生在不經意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小的“亮點”,教師也應根據兒童心理,及時肯定:墻角邊,學生放好亂放的掃帚,老師應投去贊許的目光;課桌旁,有人拾起落地的文具,老師要給與贊揚的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像春雨潤物無聲。對于個別學生一貫的良好表現,老師可將肯定和希望寫在紙上,夾在作業(yè)本中,讓學生細細去讀,懂得為師的用心良苦。我班有個非常聰明的男孩,就是太好動,上課不認真聽講。這不,他又在課堂上玩起了賽車。我輕輕的走過去,沖他笑了笑,繼續(xù)上課。批改作業(yè)時,我在他的作業(yè)本中夾了一張紙條,寫道:“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你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相信你進步的會更快,老師會更喜歡。”從此以后,這個孩子上課聽得比誰都認真。
三、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熱愛學生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力量更大,我對學生既像父母愛他們的子女那樣熱愛自已的學生,把愛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全心全意地傾注到每個學生的身上,用愛的感情去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新課程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使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平等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之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融洽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情感交流渠道,讓學生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場所,這樣他們才能好好學習,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我既為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感到高興,也能諒解學生學習中的失誤,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到我既是他們學習上的好幫手,又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比如,有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學生病假回校,我會主動為他補課;并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有時間就走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一起聊天,一起去玩游戲和做運動等等。這樣就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很多學生都喜歡把他們的心里話告訴我。這使我體會到只要班主任老師樂意接近學生,學生肯定愿意接受你。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交往過程中,師生不僅增進了相互了解,還有利于開展班級工作,同時樹立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
四、抓好養(yǎng)成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貫穿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例如:良好的生活、學習、衛(wèi)生、為人處事等習慣,甚至小到自己的生活用具、學習用具,玩具等的收集整理。有必要重新體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些古訓給我們的啟示,使施教者與被教者共同重視“小節(jié)”,及時地運用表揚與批評,并與家庭教育達成共識,讓學生真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
五、注重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1.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作為一名在校學生,通過對法規(guī)和校紀的學習,應該知道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學校可通過文本材料學習與視頻材料學習相結合,法制課堂與法制知識競賽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聘請法律工作者或公安人員,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典型案例進行教學,給學生上專題法制課。通過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法就在身邊。這不僅對學生健康、安全成長有益,而且對其今后走向社會乃至一生都有益。
2.消防安全教育當前,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識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學生遇到火災發(fā)生時驚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報警,由于沒有掌握簡單救火常識,往往小火釀成大災;也有的學生在大火發(fā)生時,因缺乏自防自救的知識和能力,喪失了逃生的最佳時間,最終被火魔無情地吞噬。針對上述問題,一是組織學生學好、用好消防法規(guī),提高依法治火的觀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學會滅火技能和火災發(fā)生時逃生、自救、互救本領。讓學生熟悉防火、滅火的過程,從而使他們熟練地掌握“三知”(知防火知識,知滅火知識,知防火制度)、“四會”(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滅初起火災,會疏散自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孩子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