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武祖
【關鍵詞】 數學教學;思維導圖;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4—0061—01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學科,常常要求學生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來理清數學中的邏輯關系,但有時學生的邏輯認知尚未得到有效開發(fā)。此時,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疏導出來,使學生能一目了然地明白數學中的邏輯模式,這對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不但是邏輯嚴謹的表達工具,也是表征知識的圖形工具,其把看似雜亂枯燥的知識以圖形、符號、代碼、顏色的方式梳理出來,用強烈的視覺感官效果沖擊大腦的思考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其結構進行聯(lián)想與思考,擴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由于學生認知與思維能力有限,借助思維導圖生動豐富的闡述特點,可以把難以用語言傳達的隱晦邏輯通過形象化的思維導圖,讓學生理解其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邏輯內涵。
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 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基礎概念。數學基礎概念的學習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第一步,它是龐大的數學結構里重要的基礎單元,是進行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石。不管是小學、初高中,還是大學,都有眾多的數學基礎概念需要掌握,只有掌握這些基礎概念,才能使數學學習越來越得心應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基礎概念的重視不夠,導致學生不能認真對待基礎概念,缺少扎實的理論基礎,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從而導致缺少理解數學內涵的堅實基石。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中不但要用思維導圖梳理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而且還要強化對基礎概念的引導。首先要明白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要探究更深層次的重、難點,并逐漸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具備解決邏輯問題的信心和欲望。
(二) 利用思維導圖活躍課堂氛圍?;钴S課堂氣氛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夙愿,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對思維導圖流程進行思考和探究,也可以鼓勵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流程補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現(xiàn),使數學學習氛圍更為濃厚,也可以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引導學生進行“鐘表認知”時,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基礎概念普及,之后的思維導圖事例可逐一地鼓勵學生進行一一補充與連接,讓學生之間互相查缺補漏,進而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助氛圍。
(三)利用思維導圖自主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不但能鍛煉學生的繪制能力,也能激發(fā)學生依據自身興趣與審美能力設計邏輯思維導圖,且在繪制過程中培養(yǎng)其能將散亂的知識點有效地梳理成一目了然的結構圖。這種方式能有效地將自主學習的權力歸還于學生,教師不再是主動灌輸者,而是倡導學生運用自身具備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去面對學習中困難的引導者。
(四)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后復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新課改強調,在新的教育模式下理論與實踐要相結合,深化對數學的深入了解。整理與復習恰恰體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象。很多知識點間沒有太明顯的關聯(lián)性,只有通過在課后溫故才能發(fā)現(xiàn)新知。通過思維導圖學習能發(fā)現(xiàn)沒有關聯(lián)性的知識點之間存在著嚴密的邏輯性;通過思維導圖的復習方式,學生能將課堂上接受的大量知識點從散亂、片段的模式消化吸收,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補足在上課過程中遺漏的重要知識點。通過整理歸納,把教師的言傳通過正確的梳理發(fā)展成自身的學習儲備。
總之,思維導圖是教師授課中的得力助手,學生也能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學習清晰地理解知識的邏輯與要點,使數學教學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并引導學生自主對知識導圖進行繪制推理,提高自身對問題的表達闡述能力,不斷激發(fā)大腦邏輯思維的建立。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