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
【關鍵詞】 物理教學;構建;和諧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3—0064—01
一、教師應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物理素養
首先教師要不斷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俗話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為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且決定著教育的過程和效果。因而,教師必須“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其次,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標提倡的教學現象,從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加以轉變,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再次,學生的向師性特點也要求物理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素養,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所以,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充實、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才能擁有足夠的教育機智,輕松駕馭整個課堂,讓我們的“優等生”、“學困生”都樂于學習物理,并真正學有所得。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習興趣
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里,都有幾個比較有個性的學生。如何看待這些學生,對構建和諧課堂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教師要對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氣質、意志、興趣等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據其個性特點,因材施教。比如,小組合作做實驗時,筆者讓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負責儀器的組裝等具體操作工作,讓觀察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有關儀器的讀數及有關實驗現象的觀察,讓數據處理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數據的處理,讓文字功底好的學生進行實驗現象的記錄,讓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帶領全體小組成員分析各數據和實驗現象,得出實驗成果。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
三、優化課堂教學,構建和諧課堂
1. 課堂導入要和諧。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實踐證明,引人入勝的導入方法,讓學生從上課的一開始就能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如,教學“大氣壓強”一課時,用一張攤開的報紙壓在一塊長木板上,之后用榔頭敲擊木板一端,木板斷而報紙不破。學生都驚呆了,都想知道緣由。通過這一實驗,學生就感到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已經不能解釋現在遇到的問題了,渴望進行新的探索,學習新的知識,這正是教師所期望的。實踐證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條件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適當的導入方法,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學生自主活動要和諧。自主活動,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自己作主的活動。自主活動包括:探究、實驗、討論等。在自主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教師的引導應迎合學生的需要,引導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學生的活動意愿。為此,教師在學生自主活動中的角色和地位應該是:自主活動環境的創設者、自主活動過程的觀察者、引導者、自主活動進展的支持者。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創設一個和諧的自主活動環境。
3. 課堂評價要和諧。機智、詼諧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更能使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最重要的是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時學生會重復前面的幾個同學的回答,聰明的老師不是去指責學生,而是幽默地笑著說:“你認為這很重要,需要再強調一下,對嗎?” 對合作成功的小組會夸獎:“你們真的是黃金搭檔,真的很棒!”總之,在課堂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甚至是錯誤的回答等,巧妙而恰當地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讓教與學達到更和諧的境界。
4. 課堂小結要和諧。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由此可見課堂小結的重要性。實踐證明,一個成功的課堂小結,既可以冶情勵志、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又可以理順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既可以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承上啟下,為新課的教學打好基礎,還可以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完善的結局。如,教學完“光的反射”一節內容后,筆者先讓學生觀察用玻璃磚代替平面鏡,讓一束光線斜射向玻璃磚產生的現象。待學生看清楚后,筆者又激疑設懸:“在玻璃上一部分光發生反射,另一部分光進入玻璃后發生偏折,這是什么現象?它會遵循什么規律?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