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彬
摘 要: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交流對學好英語非常重要。有效的情景能為學生的英語交流提供逼真的環境,使學生產生交流的欲望,并在交流中習得語言,提升能力。初中英語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本文從巧妙創設語言情境,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巧妙借助教具創設情景,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巧妙創設真實情景,有效增加英語的學習趣味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語言情景;借助教具;真實情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37-01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言交流對學好英語非常重要。在英語課堂運用情景教學法能將枯燥的英語學習變成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產生交流欲望,并在交流中習得語言,提升能力。初中英語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釋放英語學習魅力?
一、巧妙創設語言情境,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教師、學生、小動物、植物等客體創設英語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盡量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把情境教學落在英語教學之中,使學生產生英語交流欲望,達到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如在講授涉及問路的主題時,利用教室的課桌作為直觀教具,有序排列,中間空出適當距離用做街道社區,然后讓學生把課前自制的帶有社區單位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的卡片放在課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處的位置,形成某個建筑群的模擬情景,再讓學生操練陌生人問路的對話。在這種現實的“濃縮版”中,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向左轉與向右轉,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規則差異等方面的文化內容。同時,學生的責任感、道德感與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強化。再如,教授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時,教師利用實物、圖片指著距離近的實物問:What's this?Is this a book?指著距離遠的實物問:What's that?Is that a pen?學生就會理解this/that的不同含義,而且能用所學的句型問答,這樣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大大地提高學生說英語的機會。這兩種方法基本貫穿了我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
二、巧妙借助教具創設情景,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錄像、投影、錄音機為學生創設一種悅耳、悅目、悅心的英語交際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有交流語言的真實感,這種方式寓教于樂,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由于初中生對枯燥的語言交流不感興趣,而借助教具創設的情景,非常逼真,學生會產生交流欲望,進而習得語法,提升能力。
如在講授介紹某景點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由導游現場講解的武夷山風光片,讓學生置身于一個仿真的語言環境中,想象以游客身份了解什么是nine-bend stream、hanging-coffins、rock tea等等,而且可以學習現場導游員的講解技巧、言談舉止、組織團隊等等實際工作能力。 又如,對于“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的英語語法中過去式的講授,傳統教學步驟為教師朗讀――學生跟讀――提問造句――強化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固然有效,卻略顯單調與枯燥。那么,嘗試改變這一教材呈現方式。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引出教學內容――學生聽曲――學生跟唱――滲透與展開教學內容。當然,對于歌曲中歌詞的內容與真正含義,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領會,但這并不會影響到他們對音樂的天然模仿。此時教師抓住這一契機展開對語法一般過去式的呈現。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對于語法一般過去式的理解就在歌曲與問答中加深(am-was,like-liked),這就對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語法一般過去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巧妙創設真實情景,有效增加英語的學習趣味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景最本質的目的就是將枯燥的語言材料和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聯想到、體會到、觸摸到學習的語言環境,發揮出英語的交流作用。而最好的出發點就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通過現實、有趣的學習素材來為學生塑造良好的、貼近生活的語言環境。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課堂上會出現各種情景,巧用這些情景,積極創設情境,往往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星期幾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就星期進行對話,如教師問“What day is it today?”學生答“Today is Monday ...”教師不定時的發問,自然有利于學生掌握星期的表達法和用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將“Whats the date today?”與“What day is it today?”結合使用,借以讓學生分清兩種表達方式的區別,長此以往,學生的日常會話能力和英語水平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又如,在教學購物的對話時,教師讓學生帶來了各種食品:有自家生產的花生、西瓜、西紅柿、紅薯、馬鈴薯、青菜......有購買來的:巧克力、糖果、餅干、面包、瓜子、餃子、雞蛋、火腿腸......把教室變成一個超市,每個學習小組為一個購物點,同學們自由購物,老師也參與,氣氛非常熱烈,在歡笑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所學的知識。真實的情景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課堂上單純地講練效果好得多。 課后要求同學自由結組,利用周末到商場購物,同學之間必須用英語來講,在真實的情景中,學得有趣、生動,印象深刻。
總之,有效的情景能激活英語課堂,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想讓情景更生動、形象,教師要把握英語學科特點,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景創設素材,為學生的語言交流搭建平臺,使學生在情景中更好地積累詞匯、習得語法,并獲得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釋放英語學習魅力。
參考文獻:
[1] 李建霞;淺談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6期
[2] 鐘海莉;初中英語情景教學的探究[J];新教育;2010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