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昌
摘要:小學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基礎并且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舉足輕重。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迅速,對于外界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有著巨大待開發潛力,在這一時期對他們的思維模式進行培養,對其今后的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但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上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忽略了思維能力的培養。本文根據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使學生終身受益。
關鍵詞:小學教育;創新思維;解決對策
一、在教育中對學生思維進行創新的意義
1、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創新思維是為了順應當今時代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新途徑。盡管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不高,但是他們卻有著強大的學習能力,并且在這個階段所學習到的思維模式會伴隨其一生的發展。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獨立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將創新思維與學習課程相互融合。在當今社會,教師存在的作用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技能,還要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精神進行適當的培養,激發出其潛在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要求。[1]
2、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發展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長久的影響。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所面對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盡管不斷出臺相關肩負政策,但是實際效果卻大大相反。傳統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教師的權威性,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對于教師的話只有服從,被動的接受教師所提供的知識,逐漸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與個性的發展,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不高,喪失了學生本該擁有的好奇心與天真浪漫。
二、當前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占據主要地位,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出優秀學生的方式,在外界開來是最公平公正的,但是為了減小社會當中的輿論,考試答案也變的固定死板。還有一些教師因為效績考核的壓力,在課堂上大多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在課堂上留給學生的獨立思考空間少之又少,否定學生自己想象出的答案,而是直接讓學生死記硬背考試答案與知識點。應試教育的成果就是教育出一群讀死書的學生,思維天性受到限制的同時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缺乏創新精神的培養。
2、小學教師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但現如今大部分的小學教師所具備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不高,教師自身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素養不高,在面對教育改革這一問題時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創新。思維創新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應出教師的工作能力,思維創新能力高的教師在解決問題時會想出使人眼前一亮的方法,并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因為部分教師在思維創新能力上的缺失,無法真正的為學生帶來優質的教學服務。
三、創新教學思維的有效方法
1、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小學教育發展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意識,增強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我國素質改革的必經之路。應試教育體制是加強我國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一個重大難題,從目前的教育背景而言,應試教育體制的改革任重而道遠,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應試教育,在大限度的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是形成創新思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當前的教育資源,調動起教學的積極性與創新教育的能力,提高小學創新教育的水平。
2、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些小動畫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且敢于提出問題,這是提高學生探索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之一。譬如在備課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找出與這節課相關的動畫,將所要表達的主題展現出來,在學生的思考能力方面起到引導作用。此外還可以將學生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再指定一位代表上臺發言。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之下,學生并不只是單純的聽教師講解文章內容,而是全身心的參與進來,在找到教學重點的過程中也學習到了認識事物的有效方法。[2]
3、引導學生進行創新。相比較而言,小學當中的課程還是比較簡單的,但這并不等于沒有必要進行創新,最重要的還是應該讓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運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將自己的身份進行改變,不是一味的告訴學生最終答案,而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且找到其中規律,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喜悅與不易,這對其以后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講解一節新的知識時就是及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時機,全新的課程能為學生帶來新鮮感,如果能夠進行合理的運用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當學生犯錯誤時不應及時給予懲罰,而是應給學生機會在錯誤中改進,最終走向成功。[3]
四、結語
在小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具有針對性的找出相關解決方法,例如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范圍、注重師生之間的民主交流。在平常教學過程中加大對學生的鼓勵力度,引導他們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問題,對他們進行創新思維與意識的培養是為了順應這個時代的要求,將創新思維與小學教育相互融合任重道遠,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出新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專業素質,高質量的指導學生學習與創新。
參考文獻
[1] “重德重習”——小學教育的重新定位[J].胡多根.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07).
[2] 淺析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教育與管理[J].張愛華,孫文靜.中國校外教育.2015(02).
[3] 談談用愛塑造“優生”的小學教育與培養[J].楊亞.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