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林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在高中生的數學教學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于高中生即將面臨高考,因此,對于高中生的數學教學,很多教學工作者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佳途徑去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盡最大可能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成績。而分層教學便是最大的捷徑之一。
【關鍵詞】高中數學 分層教學 課堂分層 作業分層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115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關于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理念,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這其實已經十分系統的概括了分層教學這一教學理念的核心內容。現階段,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也有差異,甚至在對知識的接收上也有很大不同,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教學的層次性。因此,當教師在面對一些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個性極強、對學習需求層次不同的學生時,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定不能滿足數學教學的需求。如果教師一定要遵循傳統的、統一的標準來實施教學的話,學生將形成兩個極端,不論是學生在對知識的把握程度上,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的把握上,都難以收獲明顯的效果。因此,只有進行分層教學才能改善這一現狀。本文根據筆者的數學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一、分層前意見采集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前,一定要征求班上學生對分層教學的意見。教師應該給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分層教學,說清楚分層教學的意義,不要讓學生誤以為分層教學與分高下不同,不能讓學生覺得這是差生和優生的區別,如若不然,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使得他們從心理上對數學產生恐懼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為保證分層教學模式的正常進行,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前向學生征求分層意見是很有必要的。
二、高中數學教學目標分層
在確立數學的教學目標之前,一定要從課程標準出發,全面考慮數學的難度,并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從實際出發,制定條理清晰,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高中生正處于關鍵的時期,而高中數學在高中的課程學習中又是代表性較強的科目,高中數學需要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學生的數學成績必然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很大的差距。
面對高中生數學成績的差異,我們可以將教學目標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比如:A層是數學成績較好,對數學知識把握能力較強需要達到更高目標的一層;B層是對數學成績一般,需要有進一步提升的一層;C層是數學成績較差,需要對數學知識有進一步理解的一層。如此清晰的教學目標的制定,在對教師課堂教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保證教師課堂教學的正常有序性,還能在趕進度的同時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聽課情況。
三、課堂教學層次化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師有時候一味地追趕教學進度,而只關注整體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聽課情況。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興趣、需求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正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些學生在聽不懂的情況下,通常會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信心,甚至放棄學習,這種厭學情緒是很難通過后期調理的。另外,如果課堂教學難于管理,傳統的統一化的教學標準既不利于基礎較好的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又不利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并且,這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實施課堂分層教學,教師在授課時與學生能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不要為了追求進度而忽略了個別學生的聽課情況,稍微放慢一點教學速度,等一等那些思維反應能力較慢的學生。其實這實際上不但不會影響教學進度,還能更好的實施教學,從根本上來說,這其實才是提升教學速度的最好的方法。實施分層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讓所有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有所得、學有所獲,亦是促進學生成才的有效途徑。
四、課后布置作業分層
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這門理性思維較強的學科,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課后作業的練習上都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通常來說,如果教師布置的作業難度很大的話,這對那些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大多數學生如果不會做的話很有可能抄襲別人的或者放棄。而如果作業難度不大的話,這對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顯得有些輕而易舉,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時常發生,甚至可以說很是普遍。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我們數學教學工作者必須采取強而有力的措施,遏制這一不良現象的發生。
于是,高中數學教學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是最為方便可取的。這在學生課后作業的布置上也是同樣適應的。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同樣可以進行分層。
比如,我們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是數學成績較好的一撥,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很強,并且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一些簡單的練習題對他們來說已經沒什么特別大的用處,如果題目過于簡單,他們反而會覺得沒有什么意思,對他們來說不具挑戰性,他們需要的是更進一步的學習和挑戰高難度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給A層次的學生布置難度稍高的作業。B層的學生不適合做太高難度的題,但是過于基礎和簡單的題又不能達到提升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費些心思為他們挑選難度適中的課后習題作業。而C層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缺乏一定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他們需要的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難度較高的題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意義,因此,教師在給他們布置任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這就是課后作業分層。
五、結束語
高中數學由于其難度性較高,因此在課堂上最容易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現象,我們數學教學工作者很難將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穩定在一條水平線上。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很難與大部隊的步調一致,一旦掉隊就浪費了整個高中時期,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棄學厭學的情況。
而如今在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后,我們發現這一教學模式,不僅符合當下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實際情況,還以一種科學的方式改善了高中數學教學,它的科學性在于善于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段,再以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分別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一刀切”的弊端,為高中生數學學習成績帶來了很大的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歧視學生學習方面的差異,要尊重這種差異,以一種鼓勵的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力求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