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良輝
摘 要:為了當前教育的發展,教師需要深度開發小學數學文化資源,挖掘小學數學文化資源中的深邃內容,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文化情感,讓數學文化成為校園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本文從四個方面陳述如何把數學文化滲透小學數學之中。
關鍵詞:數學文化 滲透 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數學文化資源,滲透數學文化,實現數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協調發展。教學是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途徑。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這些也符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把數學文化傳承給學生,在教育教學的過程,我們可以從下面滲透:
一、提升教師文化素養,是滲透數學文化的根本點。
當今的教育,教師還是注重應試教育,一味采用題海戰術,導致教材上的數學文化的內容形如虛設,數學文化的教育內容被嚴重刪減,而針對學生的有關數學文化方面的資料又比較少。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能夠從文化的視角來觀察數學,能夠用數學的目光來審視文化,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身上的數學文化氣息,將數學文化潛移默化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對于提升自己在數學文化方面的素養,不可不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可以從下面兩方面入手:
1.要勤于讀書
小學數學老師雖不以培養未來數學家為使命,但是小學階段的數學會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甚至產生好惡的偏頗傾向,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不僅要教學生數學知識,還要培育學生的文化內涵,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數學老師可讀的三類書是教育理論、教學藝術、人文素養方面的書,這些書可以了解教育的本質,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豐富自己的人格魅力。如:《小學數學基礎理論》 《小學數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 《幽默教學法》等等都是教師的精神食糧。
2.要勤于思考與反思
我堅信:抄10篇的教案不如寫反思1篇。教育家朱永新說:“教育隨筆能夠激發教師的職業熱情,讓教師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教育教學中,常常記錄反思自己的教學中的優缺點,可以明確下一步教學的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率。教師對教學、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不僅能在理論上得到提升,而且能在實踐上揚長避短,這樣,才能體會到教育的真正魅力。
二、設計創新數學活動,是突出數學文化載體
滲透數學文化,要立足于學生的數學活動這一關鍵點。數學活動能引領學生用文化的眼光去品味數學、體驗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數學文化,豐富精神生活。雖然目前課程標準、教材都引入了數學文化的元素,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文化場”,這些研究成果被老師們敬而遠之或束之高閣。
1.聽數學家的故事,陶冶學生的優良品質
在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借助數學家的故事來陪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以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充分發揮數學文化強大的教育功能。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3分鐘講故事展示。課前讓學生收集數學家的故事,并在上課之前大聲地演講。通過對祖沖之、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的故事的講與聽,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研究出了震驚世界的數學成果。數學家強大的人格魅力,追求真理中堅韌不拔的意志,對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的介紹。要讓學生因此而受到鼓舞,樹立好好學習數學的決心,這對于后期的教學是十分有幫助的。在孩子的心里播種下理性、求真、創新的種子
2.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讓數學文化得以深入體現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改背景下重要的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靈活組織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個充滿探索的活動,有意或無意地根據自己的生活常識和生活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創造數學知識,去感受數學的世界,去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從而認識數學不僅僅是一堆符號和規則的簡單羅列。
三、豐富學科建設,讓數學文化亮麗校園
滲透數學文化,不但要依靠數學課堂,還要依靠數學學科。建立一個完善的制度,可以讓數學文化得以持續的亮麗校園。
舉行一些常規的數學文化活動。比如:課前3分鐘學生的故事展示,每星期安排一節課數學社團,每學期的安排數學文化展示,可以是手抄報比賽、講故事比賽、玩魔方比賽等等,舉行這些數學文化活動,豐富校園使學生不僅能夠學到數學知識,也能感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欣賞數學的美妙之處,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探究現實,建構數學圖式,從而達到用數學進行交流的目的,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培養獨特的數學觀察視角,以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充分發揮數學文化強大的教育功能。
總之,感受數學文化的熏陶,欣賞數學的美妙之處,需要持續、有效地在小學數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只有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們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加強數學文化活動,重視數學學科建設,從文化的視角去審視數學,讓數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含人文價值。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的美,從而愛上數學、學好數學、享受數學。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顧亞龍,以文“化”人——小學數學文化的育人視界[J]上海教育出版社
[3] 趙雙存,初探小學數學文化滲透的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No.167(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