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為了有效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課堂互動來進行教學,同時高質量的課堂互動也可以幫助老師有效地了解學生此時的想法,掌握學生素質的學習情況,并且針對這一情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調整,這樣就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互動;互動方法;教學建議
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更好地了解學生此時的想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老師就能夠找到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和學生的有效互動,老師還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才能夠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呢?
一、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在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情感互動是知識互動的前提,因為當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互動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才會加深,學生才愿意與老師進行其他的互動。進行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需要老師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所以在課堂上,老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觀點。例如,在課堂上,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由于不同學生的思考是不同的,所以每位同學對于同一道問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在這個時候,老師就要尊重每一位同學的答案,即使部分同學的答案并不正確,但是最起碼他們都進行了思考,老師不該批評他們。所以,只有當老師構建出了平等尊重的課堂氛圍后,才能更好地進行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二、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指的是學生之間以任何形式受到任何程度影響的活動。心理學家約翰遜認為:“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更強有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同學是他們在學校中最熟悉的人,他們之間彼此信任,也最容易達成共識。然而,數學的邏輯性非常強、抽象度十分高,它對于小學生來說,似乎是一座難以跨越的高山。很多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感到十分自卑,他們認為學好數學簡直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在小學數學課堂展開良好的生生互動,可以幫助小學生消除對數學學科的陌生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生生互動是集體活動的一種形式,它對于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培養合作精神等都有積極影響。在“圓面積”一課中,我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會有擅長的部分,如一個小組內要有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也會有思維水平高的學生。
三、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成績也有著很大影響。學習應該是合作和自學并行。合作學習是當下教育改革所倡導的,教師需要掌握合作的實質和精髓,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加強和同學之間的合作。
例如,在教學生應用題這個單元時,筆者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交流解題的方法和思想,并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和進行一些指導,最后得到的效果也很好,學生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都掌握的比較牢固。
在互動教學中,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過程,那就是自學。自學是進行預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熟悉的過程,在學生自學之后教師再針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學生會很快掌握知識點,此外,還可以針對自學中的錯誤進行自我的糾正和學習,這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著很好的效果。
四、精心創設情境——開放生成問題
為了形成師生積極有效的互動,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課的導入需要從原來封閉的“復習鋪墊”轉變為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這種情境的創設不僅要富有趣味性,更要圍繞“數學”、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放生成問題,為互動生成教學奠定基礎。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在板書課題后,先創設一個游戲情景,讓七個學生上講臺排成一隊,進行投圈比賽,投圈目標(玩具小動物)放在隊形的前面中央,結果離玩具小動物最近的學生獲勝。
五、通過探究方式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
小學生處于童年向少年過渡的時期,其既有童年的童趣、童真,又有對少年時期相對理性的思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思維往往既是幼稚可愛,又跳躍性很大,很多數學教師甚至會為學生的想法感到驚嘆。尤其是處于五年級或六年級的小學高年段學生,小學數學必然要給學生更多的思考與發揮空間,才能使其沉淀于課堂教學。否則,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會給數學教學帶來很大的阻礙,甚至有可能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而通過合作、探究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就是要引導學生沉湎于數學王國里,實現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
總之,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生活實際,通過情境來強化互動交流,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麗環.互動生成 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