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
摘要: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變更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新的教學方式必須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概念教學在課堂上的興起給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本文從概念教學的教學方法入手,談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體運用概念教學的方法,試圖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小學數學整體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概念教學法;數學教學;小學數學
數學是學生基礎學習過程中必學的一門課程,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日后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數學學習緩慢、教學方式落后等等問題,這就促使小學數學教師采用新的數學教學方式,概念教學法在此需求下應運而生,概念教學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而且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引導學生真正的喜歡上數學學習。
一、什么是概念教學法
概念教學指的是從生活或者實踐中引入相關的數學概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概念中更方便學生的理解,或者從之前學習、了解到的知識引入新的數學知識概念,這樣不但能夠強化舊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引入新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可以聯系前后所學知識,更好地做到了溫故而知新,總之,概念教學法就是通過引入學生已經知曉的概念引入即將學習的新的數學概念,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往往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概念教學法其實在現在的課堂上也有運用,比如在學習“1至5的加減法”教師會引入生活中諸如給學生5個蘋果然后吃掉一個,教師先給學生兩顆糖果再給學生兩顆糖果這樣貼近實際的概念來教導學生如何計算1至5以內的加減法,在學習“6至10的認識和加減法”就可以聯系之前所學的“1至5的加減法”的內容引入新的數學概念,通過對1至5的加減法的規律的掌握,從而學會計算6至1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或者舊的知識來引入引得數學概念,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這就是概念教學。
二、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實施策略
1、利用概念教學法引入概念。概念教學的核心就是概念,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首要做的就是向學生引入概念。數學以其抽象而聞名,所以學生對于沒有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很難去理解,這時候如果教師通過引入生活中的事物或者例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解釋出來,用生活實例引入抽象數學概念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未學習過的知識,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引導學生樂于去學習數學、主動去學習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引出學生還未接觸過的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導學生學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可以先引入之前課程所學習的《萬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等這種又關聯的知識,讓學生理解到其實新的知識并不難學,只是比之前的知識復雜了一點而已,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入了新概念,方便學生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實踐讓學生自主掌握知識的本質,自己形成概念,比如,教師教授《表內乘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計算、擺數字、數指頭等等方式自己計算出結果,然后與給定的規律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于乘法的概念;教師還可以根據類似的含義與內容延伸概念,讓學生在“近義詞”的帶領下輕松地理解新的數學概念,比如教師在教授《多位數乘一位數》時可以聯系之前學習的《表內乘法》,通過一位數乘以一位數來練習計算多位數乘以一位數,通過這樣類似的本質增加學生對新概念理解的可能性,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了解。
2、利用概念教學法構建概念。教師可以通過舊的知識、生活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概念,但是對于沒有學習過的或者生活中很難看到的或者體會到的概念,教師必須采取其他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構建概念就是其中一種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素材,通過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向學生展示概念,幫助學生進行概念的構建,比如教師向學生展示關于各種不同的位置、方向的圖片,幫助學生掌握《位置與方向》;教師可以給出一組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整理,找出規律,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概念,比如教師可以在教授乘法時,給出一串有規律的數字,如“2×2,4×4”等等這樣讓學生自己找尋規律;教師也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概念,比如學生知道了“2×2=4,4×4=16”,可以幫助推算得出“3×3=9”等等。
3、利用概念教學法強化概念。在學生有概念的意識并能夠自己構建概念后,為了達到概念教學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目的,教師還需要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強化概念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對概念的記憶和運用,次數多了才能達到讓學生牢記概念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發問、作業等形式來強化學生的概念,比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例給出數字,詢問學生其因數和倍數各是多少,在課后作業中給定幾個特定的數鍛煉學生對于因數和倍數的概念的掌握情況;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際應用來強化數學概念,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圓柱和圓錐形的物體來強化學書對于數學的《圓柱與圓錐》的概念的理解。這些聯系都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概念。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個人素養的提升都能夠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三、結語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思考習慣的養成、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讓小學生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并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概念教學法應當被教師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來,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的提升,達到培養更多數學專業型人才的目的。雖然目前概念教學的應用還不廣泛,但是隨著將來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概念教學將會越來越被廣泛地運用到數學教學中,這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蘇寧.小學低年級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14):47-49.
[2] 張明.抓住概念核心來開展數學概念教學[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3,(11):27.
[3] 李瓊,倪玉菁,蕭寧波等.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的研究[J].教育學報,2006,(4):58-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