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會平
摘 要:近年來,在中考中作文占有較高分值,不少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作文取得高分,片面訓練并強調作文開頭的新穎別致,行文謀篇布局的藝術與技巧,結尾點題立意的深遠,等等。在這種模式化訓練之下,作文開頭要么抒情式,要么對比式,要么特寫式,行文敘事側重于驚、險、奇,結尾往往格式化,缺乏學生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與感受,形成千文一面、內容空洞、無病呻吟的不良文風。
關鍵詞:語文寫作;寫作氛圍;素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再現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和靈感,引導學生有個性地敘述自己親歷、親聽、親感之事,悟自己獨特的內心體驗,抒自己的真情實感,避免說假話、空話和套話。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寫作呢?
一、尊重學生的情感,注重輕松寫作氛圍的營造與創設
在作文寫作中,學生最難寫的一類作文就是命題作文。針對這一類作文的訓練與寫作,教師可適當放低作文的要求,讓學生只要不脫離題目范圍,即可自由表達。剛開始,有些學生可能會茫然,不知該如何下筆,這時教師應盡量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告訴學生只要不離主題,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讓他們在放松的情況下寫出第一遍草稿,然后就寫成的草稿面批,充分肯定習作中的閃光點。對表達真實思想、觀點獨特的習作,教師應充分肯定與贊賞,給他們以信心。寫得好的語段或范文可在班上朗讀,讓他們互相借鑒與學習,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很自然地將自己的情感、情緒釋放和表達出來,而不再擔心這樣選材是否可以。這樣可引導學生有個性地表達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認識,避免模式化的思維方式。
例如,寫一個人,如果按通常的指導方法,就是讓學生選擇一個人的一兩件事來反映人物的品質,并以范文為例進行指導,很容易將學生引入高尚品質、優秀事跡的誤區,而使文章缺乏生活氣息。而筆者是讓學生確確實實從自己熟悉的人物中選擇材料,將其特點介紹出來。有很多同學的作文反映了人物的某些缺點,例如自私、虛偽等,讓人覺得很有生活氣息,事例真實、具體。我首先肯定這些可取之處,再讓大家討論自私、虛偽等人性的陰暗面,大家發表意見,最后達成共識:沒有人一生下來思想就很崇高,我順勢將他們的思想引向更深層次,使文章立意提高。
二、引導學生走出思維定勢的模式,培養獨創性和個性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我們要讓學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時,既能從一個角度看問題,又在必要時,改變看問題的角度,或者同時從幾個角度看問題?!蓖粋€事物,不同的人因為視角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不同,生活的經歷與體驗不同,所以見解迥異,這就為個性化作文提供了條件。對于一個文題或一段材料,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側面地思考,才能道人所未道,形成新的思想觀點,這就要求學生敢于創新,具有發散性思維品質,能夠從一個中心出發,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思考,以獲得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
比如,以往在指導半命題作文《我學會了××》時,學生往往受教材范文的影響,補充一些家務勞動的題材,如《我學會了燒飯》《我學會了炒菜》……再受到作文輔導書的啟發,補充一些技能技巧的話題,如《我學會了騎自行車》《我學會了游泳》等。為了引導學生破除思維定勢,在課堂上采用頭腦風暴法,要求他們自由地提出一到兩個命題。教師講清頭腦風暴法有幾條規則比較特殊,即不允許批評別人的想法,所有的意見都要記錄下來,在討論過程中任何人不能作判斷性結論,要集中注意力,不允許私下交談,盡可能地異想天開等。然后教師把同學提出的命題全部寫在黑板上,就出現了《我學會了寬容》《我學會了關愛他人》《我學會了體諒父母》等立意深刻的題目,打破思維定勢。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去追憶、聯想、思考那些與命題有關的有意義的、自己深受感動的事,可以使學生的文章材料豐富,血肉飽滿,思想開闊暢達,富有個性。
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積累素材,調動學生大膽合理的想象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閱讀為學生個性化展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大量的閱讀可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甚至人生觀,以世界名著為例,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西游記》等。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習作實踐,寫作文時學生可聯想到自己看過的人或事,使其寫出的習作具有一定的思想與深度而與眾不同。
四、培養學生選材的能力,給學生自主命題的權利
實踐證明,學生最不喜歡寫的作文是命題作文,最喜歡寫的文章是“我手寫我心”的自由命題作文。給予學生自主命題權利,學生會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題目,打開心靈之窗,打開記憶的閘門。一旦在寫作中解放了學生的個性,面對繽紛的大千世界,就能煥發出一種感悟生命的活力。只有染上了主體感情色彩的東西,才可能是鮮活的、個性的、獨特的、深刻的。給學生自主命題和選擇的權力,學生才能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辛勤的播種與耕耘,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創設自由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定會培育出有思想的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品質在教師個性化的作文指導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和張揚,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真正成長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參考文獻:
[1]劉永霞.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初探[J].東方文化周刊,2014(3).
[2]柳青.學生個性寫作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1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