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薛海寧+王秋香
【摘要】文章結合教師平時的教學經驗,從課前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課堂上對教學節奏的把握及教學方式的靈活使用、課堂氣氛的調動、課后的總結以及教師平時綜合素養的提升等幾個方面,對如何講好一堂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備課 教學方式 課堂互動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11-02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把課上好,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們的心愿,也是教師們的責任。上好一堂課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例如學生本身的基礎,學生的反應情況,教師本身的教學經驗與水平,教師的準備工作如何等,本文僅從教師本身出發對如何講好一堂課進行探討。
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備好課。要備好教材,提前熟悉自己所講的課程內容,要前后聯系起來,做到融會貫通,不能只局限于所講的內容,要注意前后的呼應;不能只局限于本課程,要注意課程之間的聯系銜接。其次還要備學生,要了解所教學生的學習基礎、該班級的學習狀態及學習特點等,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以便上課時能夠有針對性的講解,能夠根據學生的反應實時調整授課方式及授課速度等。
二、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方式結合使用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利用黑板及教具,可以很清晰地將題目的解題思路及步驟呈現給學生,一些利用板書很難表達清楚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很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易使學生出現“疲勞”、“麻木”狀態,做題時眼高手低,故要注意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方式結合使用,使學生既能聽得懂也能做得對。
三、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在課前要根據課程內容要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及授課學生特點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設計好教學思路。要進行引導式的授課,在講解具體內容時,可以先設一個疑問,先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另外還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銜接,在講解新內容時要進行是適當的過渡引入,使各個看似獨立的知識點聯系起來,以加深學生的理解,使之能夠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四、做好課堂互動
講課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反應情況,實時進行課堂互動,調動課堂氣氛。要注意講練結合,不要只是教師在講,也不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過多的練習,要注意分配好講和練的時間。在課堂上給出題目或問題,等學生思考適當的時間后,讓其進行解答,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而不只是聽眾。
五、把握好教學節奏
講新內容時,要注意回顧,以便銜接引入,使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新內容。講課過程中,要控制好講課節奏,注意適當的停頓,以使學生有適當的反應時間,防止速度過快,學生不能及時理解接受。對重難點內容,可以進行滾動式輪番講解,適當的多次提及,對學生進行強化練習。最后要對整節課進行梳理總結,使學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另外,要留有適量的課下作業,以加深鞏固所學知識。
六、強調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也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從一開始上課時就要注意使學生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對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進行提問警告等。另外,現在課堂上學生玩手機的行為屢禁不止,教師應該表明態度,嚴禁此種行為,不能視而不見??梢栽谥v臺前準備一個手機儲存袋,讓學生在課前將手機自覺放進去,同時也應該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把學生的注意力從手機上吸引過來。
七、及時進行課后總結
一堂課下來,教學過程肯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要在課后及時進行總結,查漏補缺。好的方面繼續發揚進取,不好的方面要找出來,找到解決方法,吸取經驗教訓,揚長避短,爭取下次能夠避免這些不足之處。
八、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
教師的綜合素養,包括個人修養、語言表達、行為舉止以及知識儲備等等各個方面。教師在講課時,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要嚴謹生動,措辭要恰當,在平時也要多加練習。更要有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在學生心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也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再有就是多擴充自己的知識,“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得有一桶水”,并且要不斷更新知識,及時添水,換水,注意所教知識的前沿性。
九、總結
總之,要講好一堂課,教師應從多方面進行把握,既要備好課,又要兼顧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注意講課的連貫性,又要注意把握講課節奏。既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科學嚴謹性,又要注重學生聽課的趣味性。講好一堂課,教師要做到統籌兼顧,需要多總結,多實踐,多學習,多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