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春
【摘要】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傳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然而,因化學實驗毒性物質處理不徹底,致使生態環境污染尤為嚴重,而其教育中滲透綠化教學理念,儼然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著重研究初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初中化學 滲透 綠色化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87-01
伴隨21世紀的來臨,人們生活水平、物質水平均呈現質的變化。但因在社會經濟穩步增長的背景下,生態環境逐漸遭受破壞,致使人類生存質量不斷下降。而在此過程中,受到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人類對自身行為予以深刻反思,如在化學領域中“綠色化學”的提出,不僅可對人類健康加以保護,還可維護生態環境整體安全。
一、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意義
(一)加快教學改革
綠色化學理念是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側重生態環境改善的綠色理念,通過對初中生生態價值觀的培養,為理念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原因在于:初中化學實驗往往涉及諸多放射性、有毒性物質,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極大危害。而教育部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促使綠色化學理念不斷應用的同時,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加快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工作的步調。
(二)培養新型化學人才
伴隨初中化學教育工作的開展,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經趨勢。而在此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應全面加強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解讀,以新思想、新內容的綠色化教學,倡導保護環境與愛護自然的生存法則,不僅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質量的提升,還可形成健康且科學的環保理念,有助于培養新型化學人才。
二、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可行性方案
(一)加強化學實驗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
初中傳統化學教育模式的開展,由于涵蓋諸多化學材料和化學儀器,而在全面倡導“綠色化學”政策方針的背景下,簡化化學實驗環節、減少污染物排放成為現代化學實驗教育的新趨勢。因此,教師應準確指導學生完成化學實驗操作,通過對廢棄物的規范化處理,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還應在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養成及時清洗實驗器材的習慣,且將其放回至規定位置。譬如:S燃燒實驗中,高純度O2可保證硫在充分燃燒的情況下,生成SO2氣體,但因該氣體毒性較強,應在實驗中通過對S燃燒量的控制,輔助氧氣瓶中堿性溶液的運用,對SO2予以吸收,以此切實綠色化學理念。
(二)借助綠色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初中生環保意識
針對具體化學實驗活動的開展,側重綠色化學理念的融入,能夠在雙向滲透的背景下,促進學生綠色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例如:化學競賽和知識講座、社區宣傳與綠色化學宣傳等活動,促使學生可在延續性化學學習的基礎上,全面掌握化學實驗對生態的影響,以此促進其生態環保意識的提升。再如:“一次性”用品、廢舊電池隨意丟棄、漂白劑過量使用、工業性鹽腌制食物等行為的存在,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危及人類生存空間。另外,在日?;瘜W實驗教學中,廢液和廢料隨意丟棄、未嚴格把控化學用品用量、未在加熱后及時熄滅酒精燈等行為,既無法展現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重要性,還會降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度。鑒于此,加強綠色化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其環保意識的提升,成為初中化學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徑。
(三)側重綠色化學教育
雖然初中教學課程存在淺顯易懂、簡單易行的特點,但因化學學科作為新開課程,往往因抽象內容的設定,增加學生學習難度,長此以往,將會喪失化學學科學習興趣。對此,降低化學學科難度,提升其生活實用性,是調動學生學習欲望的前提。例如:《我們周圍的空氣》單元課程學習中,教師可通過霧霾現象的引入,全面開展綠色化學,以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和危害的認知,促進學生綠色觀念、環保意識的提升,以此切實初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而言,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作為系統性工程,是現代化學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經趨勢。對此,初中化學教師應加強化學教材和課外內容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借助教育活動、互聯網技術等手段,使學生全面認識到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作用,以此為綠色化學的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會.關于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5,(8):286-287.
[2]代學斌.關于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137-138.
[3]劉玉生.淺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J].科技資訊,2014,12(19):166,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