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蓮蓮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是一種比較創新的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不同,其注重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他們除了可以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外,還能從網絡、從多媒體以及活動中獲取知識。本文從翻轉課堂角度出發,首先簡要闡述翻轉課堂的含義,然后就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展開討論。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數學教學;應用研究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分析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埃里克·馬祖爾(Eric Mazur)創立了同伴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要求學生課下自學課程內容,課上則以“提問——思考——回答”等互動活動為主,從而有效地解決了講授式教學造成的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不透徹的問題,同時也正式揭開了“翻轉課堂”的序幕[1]。翻轉課堂教學是一種比較創新的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不同,它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上用來進行師生互動,解答疑惑,進行實踐操作等知識的運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和老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學生不再只能從老師的講課中獲取知識,還能從交流合作中、從網絡信息資源中,從多媒體的應用中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學生是主動自主學習的主體。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性不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講究的是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說學生必須要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能夠主動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向老師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并積極地參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去。但是,不同的學生的學習層次是不一樣的。比如部分學生他們本身的理論基礎不太扎實,思想觀念上對數學的學習也不夠重視,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差一些。另外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習任務和培養目標和以往不同,在不同課程學習中也會有所偏向,如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注意教學的方法,學生的興趣可能就會降低,自主學習性也從而減弱。
2.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不足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老師在對信息技術掌握的能力上是有很大差異的,有的老師可以熟練應用社交軟件、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交流等,有的老師可能不太習慣應用信息技術,和學生之間的聯系也不強。當然,受到目前科技的限制,一般來說,只靠社交軟件等技術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控制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全面而精確地了解學生的學情還需要借助更先進的技術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鏈[2]。
三、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
就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來說,學生除了要在課堂上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外,還需要進行課前的準備。因為初中數學相對而言在概念上,在某些公式、定理和法則的運用上已經開始有一定的難度了,尤其到了初二初三階段,如果學生在上課前沒有進行課前準備工作,包括對即將要教學的數學概念背景資料的搜集、對相關定義的關聯分析,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等。因此在上課前,老師可以通過任務教學的方法給學生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比如給學生一些學習資料、學習視頻,讓學生通過自主觀看閱讀了解數學相關知識。如果有這方面的背景知識也可以發給學生進行延伸性學習。
2.課中
到了上課的部分,老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來進行引導性教學。比如把課堂的教學時間分為兩個部分,或者將教學流程分成幾個項目。第一部分是學習本章節相關的重點數學知識,然后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比如多媒體或者智慧教室系統平臺,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對重點問題進行探究。
第二部分是知識點的拓展,也可以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比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在課堂前的學習情況,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提問,通過小組交流或者直接發言的形式對目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闡述。比如關于全等三角形的學習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或疑問的地方,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二來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鞏固。當然,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和合理性,首先是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的,其次不應該脫離實際問題,因為教學活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還還選擇合理的時機,教學活動不能隨意進行,還需要控制時間。
最后,老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或者引導學生進行互評。在課堂結束前,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這堂課的學習提出疑問,進行總結,有不懂的地方及時提出來,然后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
3.課后
在上課結束時,老師應該給學生布置任務,這種任務應該是鞏固性的,延伸性的。比如人教版初中數學雖然內容和形式都在與時俱進,但在編排上難免出現知識點交叉、難易混亂、原理概括太過于簡單、練習題延伸性不夠等問題[3]。為了幫助學生可以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教材基礎知識以后適當地對相關概念進行延伸,讓學生嘗試做幾道練習題,慢慢探索然后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另外,在課堂結束以后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知識的拓展,通過做練習或者數學復習課鞏固學到的知識點,然后開始新的章節的學習,并把新舊知識連成一個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理論。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某個時段內把問題答案上交。這一步驟是引導學生進行舉一反三,能夠把課堂知識消化鞏固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思考,無形之中也強化了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學習的興趣,鍛煉了他們多方面的包括搜集素材能力、合作、表達以及生活實踐、創新等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育改革中新誕生的,具有創新性、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師教學引導性等特點和作用。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應用到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就是既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數學相關知識,又能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按照有效的步驟或者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邦奇.翻轉課堂的技術特征及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5(9):11-15.
[2]喬納森·伯格曼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一場正在到來的教育變革[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3]張宏偉.略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9):126-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