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摘要: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應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技能,那么老師必須要勇于并堅持創新教學手段,課后還應勤于反思,可依據課程特點創設一體化教學任務,以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與技能,進而成長為社會所需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教學運用
技工學校教育偏注重實踐操作,輔助知識理論教學,目的為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性職業技術,這樣學生才有機會被社會人才市場所需要,真正實現學有所用。傳統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專業采用實踐理論分開教學模式,給項目化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為適應現代化人才需求現狀,老師應基于本學校計算機專業實際教學情況,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積極整合教學資源,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相銜接融合的教學目標。
一、一體化教學在計算機專業應用中的問題分析
(一)理論和實踐的內容矛盾體現
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一體化模式的實踐需圍繞項目來進行,但是就單一項目來說很難呈現所有知識點,所以項目教學中的知識點內容相當有限,這樣便會導致學生只識表面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強調理論基礎性,相對應的學生動手能力就會變弱,進而呈現出高分低能現象,也會隨之產生嚴重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平衡問題,如理論課時多,學生實踐能力會欠缺,實踐課時多,學生的知識學習會逐漸邊緣化,長期以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性和可塑性,會限制學生的發展潛力。
(二)課件資源與教材比較缺乏
計算機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材與配套課件資源,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基礎條件,但是實際情況是,現階段技工院校此類課本教材編著很少,僅有的也是一些偏重理論的學術性參考書籍,或者一些計算機技能操作說明書。因此,各個技工院校應根據本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實際情況,整合資源編寫一些有關于一體化教學的校本教材。
二、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一體化教學的運用實踐
(一)拓展開發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
技工院校教學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的,導致部分老師的教學深度不夠,學生只知道怎么做而不知為什么這么做,與新課程教學思想不相符,因此計算機專業教學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發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計算機教學中,多數老師只是通過列舉實例講解具體操作步驟,或按部就班分析軟件使用具體情況,課堂內容較為乏味單一。為解決這一教學困境,老師在磨合教材進行教學過程中,還要結合實踐操作教學,但前提是一定要精心設計好課件,防止實踐內容與學生所學知識理論的脫節情況出現,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高效率一體化課程教學。同時,老師也要注意教學實際與學生學習能力的結合,準備的教材內容要難易適中,案例教學要具生活化和可操作性,注重教學案例之間的聯系性與緊密性,也可采取任務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積極性。
例如,在計算機一體化教學設計中,老師要選取合理的任務,保障能夠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目的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如在word圖文排版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老師可設定任務是要求學生在文檔編輯過程中能夠插入合適的圖片或對話框等所需要的,并設置對象格式。在完成基本教學引導后,學生要獨立學習具體操作方法,最后由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總結學習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另外,老師還要設計創新任務,可讓學生自主完成視頻剪輯或音頻插入或flash動畫等。
(二)完善一體化教學模式,解決理論與實踐內容矛盾問題
一體化模式在計算機專業教學應用中,需要老師制定一套相對完善的課程設計,在課件與教材具體創設時要注意,首先編排課程內容要遵循項目任務化教學進程,并采用任務引導教學模式;其次,課程設計要依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開展技能訓練,保障其可操作性及適用性;第三,課件制作也要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如可通過專業平臺下載課件資源,從而獲取更多有價值信息以完善數據網。
(三)構建一體化教學應用平臺
現階段,Web技術已然越來越普及化,并且在智能終端領域也得到了拓展與推廣,通過技術開發也出現了很多便于人們交流的工具。隨著網絡通信軟件在智能手機或電腦等設備的廣泛安裝與運行,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體系,那么老師便可利用這一特性構建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教學平臺,如微信現已開通了服務號及訂閱號功能,老師可提供課件上傳,也可設計教學視頻點播功能,學生會依據學習需求或困難,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既突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也為學生極大程度地拓展和優化了課程學習途徑,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總結與思考
總而言之,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想高效率實現一體化教學應用模式,老師就要學會整合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遵循因材施教基本教學原則,在具體實踐教學中要仔細推敲章節重難點內容,真正做到統籌兼顧,并堅持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尹林.淺議職中計算機應用一體化教學中的任務設計.[J]中國基礎教育.2012
[2]和可航.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