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知識密度大、較為抽象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力,提高實踐應用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從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來探究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路徑,并具體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方面進行實踐應用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養成路徑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數學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解題思路,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數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具體表現在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提高,不僅有利于促進知識教學向素養教學的轉變,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要,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還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專業化發展。所以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以學生為本,立足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全面開展。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路徑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傳統教學觀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主要是注重學生最后的學習結果,學習成績是否能夠得到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不僅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明確具體的過程與方法,并且通過數學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需要老師進行高效的備課、分析,研讀教材,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核心素養,全面了解每位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特點等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2.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需要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將數學空間圖形直觀地呈現出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或者運用創設情境教學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拉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又或者是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小組討論,或者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相應的知識競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體系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首先,評價主體要多元化,不僅要有教師的評價,還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其次,評價內容要全面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使評價內容不再僅注重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將教學評價體系運用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后,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有老師的語言性評價,又要有肢體動作評價,如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于其正確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老師要給予點頭肯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應用
數學思想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培養學生將抽象的數量關系與直觀形象的圖形結合起來,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教學內容,掌握解題方法。
例如,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對于“函數與方程”的學習,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與二次函數的關系,使學生對二者從整體上有一個把握,然后利用函數圖象探究函數零點的概念及意義,并且使學生掌握運用代數法和幾何法來求出函數零點,最后針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實踐應用。這樣學生通過數學課堂的教學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函數與方程知識點,還能有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針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選好解題的關鍵點進行突破。
總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于老師而言,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并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這樣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專業化發展;對學生來說,要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課堂的參與性,拓展思維,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能夠對數學知識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孫成成,胡典順.數學核心素養:歷程、模型及發展路徑[J].教育探索,2016(12):27-30.
[2]關晶.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教育價值[J].亞太教育,2016(26):165.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