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張猛??
摘要:數學建模對于當今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目前應用十分廣泛。本文通過對數學建模定義的介紹,了解數學內容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說明數學建模對培養人才十分重要,進而說明數學建模對于當前社會積極的意義,同時結合對數學建模的深刻認識,談數學建模對于數學教學改革方面的一些應用,總結數學建模對于學生數學思維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數學思維
隨著社會對于數學建模教育的普及,以及社會對于數學建模教育的重視,人們身邊的數學內容越來越豐富,數學建模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但是還有許多人只是聽說過數學建模,卻不了解數學建模到底什么意思,它是如何產生的。在了解了數學建模的含義及如何產生的之后,我們才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到數學建模對于當前社會發展所發揮的巨大推動力。
一、 關于數學建模的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建模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知道數學建模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了解數學建模含義的人卻也寥寥無幾,對數學建模做一簡單的介紹,可以增加人們對數學建模的理解。
(一) 數學建模的產生
隨著人類進步、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日益數字化,數學建模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身邊的數學內容越來越豐富,重視數學的人也越來越多。數學應用的范圍不但在自然學科的各個方面,同時還滲透到經濟、軍事、管理乃至于社會科學和社會活動方方面面。社會對于數學的需求存在于各部門在具體從事實際工作時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來解決工作人員每天面對的大量實際問題,從而取得一定的社會利益和經濟效益。他們不是為了學習了解數學而找尋實際問題以便自己理解,比如我們在學校里面會為了掌握某個數學知識點而練習數學應用題,然后工作中應用的數學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是同時要將數學和其他學科一并運用,加上之前的工作經驗才能夠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需要利用數學語言去找尋實際問題內在的關系和規律,把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這就稱之為數學模型,將數學模型建立起來的這個過程叫做數學建模。
(二) 數學建模的內涵
數學建模就是將現實社會當中的實際問題的內在規律加以提煉,抽象為我們所說的數學模型,經過數學知識的驗算推解出數學模型的解,再去驗證模型的合理性,并且運用這種數學模型所提供解答去解釋現實問題。我們就將這一系列的過程叫做數學建模。簡而言之,就是運用建立起來的數學模型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過程。
二、 數學建模的教改應用
在了解了數學模型出現的背景及數學模型的含義之后,我們了解到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要完成這項系統工程,就必須以問題解決的方式組織利用數學建模進行有效的數學教學。數學建模作為一門研究現實世界實際問題的數學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它產生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和數學教改密切相關,我們需要了解它在教學改革中有很實際的用處。
(一) 轉變數學的教學觀念
將數學建模應用于數學的教學改革,首當其沖的是轉變數學的教學觀念。其一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研究式學習。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二從教師以傳授課本知識為教學目標轉變為以培養學生探究分析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創新教育。建設“數學建模學習實驗室”,為學生進行數學建模實驗提供基本設施、基礎實驗,從實驗時間、實驗內容、實驗手段、實驗結果分析等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得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其三從傳統教學手段轉變為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生動的教學改革。全面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水平,重視現代教學手段對于數學教改的全面運用。課堂內外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建立完善的網絡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 豐富數學的教學方法
為了增加數學教學效果,就要想方設法使得數學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數學教學變得有趣,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數學教學方法。其一將“案例教學方法”引入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習者知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就是將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問題當做一個個案形式組織學習者去研究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因而可以達到提高學習者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其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將“問題驅動法”引入到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以問題驅動整個數學專題的講解,問題采取一環扣一環的方式,類似于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啟發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吸引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 小結
數學建模促進數學教學改革,數學建模與各學科的聯系十分緊密,數學建模與人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數學建模已成為社會科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我們真正掌握數學建模的相關知識、科學合理的運用數學建模,通過數學建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高效高質,最終推動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
參考文獻:
[1]皮連生編: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2]姜啟源.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1(10).
[3]黃敬頻.淺談數學建模思想在數學分析教學中的滲透[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
[4]段璐靈.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