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花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學校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所以創新學校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在創新教學模式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其中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與數學學習效率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注重對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旨在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 問題解決能力 培養策略
“問題解決”自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以來,作為國際數學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人們對其研究一直沒有中斷過。“問題解決”不僅強調學生主動探索,而且重視學生方法的掌握。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問題是重點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問題情境的創設,為培養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奠定基礎。首先,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選擇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問題教學素材,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學生自我探索和交流,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其次,教師在新知識的授課過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把新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促進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增強。
一、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概念
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它受到了一定的重視卻又沒有實際的情景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概念有必要重點提出。數學問題不是以課本或者教室為背景的,它主要的背景都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的事實,一般與生活實際相關。數學問題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選擇也很豐富,這對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數學問題雖然最終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解題思路卻是靈活的,這是老師應該注意的重點,從不同角度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到學習中去。
二、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營造氛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問題解決能力是建立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一定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靈活。首先,教師應該保持平和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互動,給學生一種親切的感覺,減輕學生在數學中的學習壓力,在提問教學中,教師要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并始終保持鼓勵的態度,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思考數學問題;其次,教師應該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剪紙游戲,在剪紙過程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教師讓學生找出教室中的各種圖形,有的學生會發現粉筆盒、文具盒等都是立體的圖形,里面藏有好幾個長方形,學生會從自己的發現中產生疑問,從而引出立體圖形的教學,讓學生從平面過渡到立體,并學會從立體中尋找平面,為之后的立體圖形學習奠定基礎,方便了學生們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二)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教師要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和認知,這是所有小學數學老師們應該意識到的問題。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要讓學生從生活入手發現和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會發現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并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可以通過這個現象分辨東西南北方向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促進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表達解決問題過程的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表達解決問題過程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必要要求,這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多給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這不僅是可以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活躍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三、結語
總的來說,問題解決能力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能力,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可以直接關系著學生以后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成重點教學目標,切實抓好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養成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俊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
[2]朱文芳.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數學通報,2000,(02).
(作者單位:吉林省舒蘭市朝鮮族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