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凌怡
摘 要:課堂是學生提升自身能力、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直接對學生的日后成長產生影響。在實際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課堂注意力、課堂互動、課堂傾聽以及課堂表現等,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基于此,結合經驗,對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低年級新生數學課堂傾聽行為觀察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小銜接背景;小學低年級;新生;數學課堂;傾聽行為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低年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傾聽行為對聽課效率與效果的影響,并通過有效的措施,對當前的小學低年級新生數學課堂傾聽行為進行優化,促使學生在聽講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對課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升自身的學習自主性,滿足當前新課改的要求。
一、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低年級新生數學課堂傾聽行為觀察的意義
數學課堂傾聽行為觀察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身以明確的目的為基礎,靈活利用自身的感官或者相關的工具,對課堂中學生的傾聽情況進行了解,深入分析課堂中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明確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相對來說,課堂觀察與生活中事物觀察具有明確的不同,其自身對教師的要求較多,要求教師在觀察過程中具有明確的系統性、計劃性以及目的性,同時教師對自身觀察的事實進行解釋與分析。傾聽是人自身具備的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其傾聽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尤其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教育觀念發生明顯的變化,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良好的傾聽有助于學生快速地適應課堂學習,并提升自身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全面發展。
二、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低年級新生數學課堂傾聽行為觀察實驗
在小學數學課堂傾聽行為觀察分析過程中,教師以實際的班級為基礎,進行實踐分析,以獲取實際的數據。班級中男生14人,女生16人,教師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進行觀察。
(一)觀察方法
在實際的觀察實驗中教師主要采取隨機自然觀察方法,對每日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記錄,對該班級學生的一周數學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同時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明確學生的傾聽行為[1]。
(二)實驗過程
在該實驗中,教師將實際的傾聽表現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習習慣,另一類是行為習慣,在觀察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記錄,明確學生自身的反應情況,如,學生的反應情況可以分為少數正確回應、部分正確回應、大多數正確回應以及全部正確回應,同時進行明確的標記。
(三)實驗結果
通過合理的實驗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在課堂上的傾聽表現主要分為不喜歡傾聽、認真傾聽以及不會傾聽三種,以實際的課堂片段為例:在數學課堂上,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進行回答,課堂上的氛圍較為活躍,教師在要求某一學生回答問題時,該學生還未回答完其他同學就積極舉手,并說“我知道正確答案,他回答的不對”,導致該學生難以完整地說出自身的答案,影響課堂秩序。產生該情況的原因在于該類學生不喜歡傾聽,通常在同學未完成回答后就表達自身的觀點,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大多數喜歡表達自身的觀點而不喜歡傾聽,難以滿足當前的課堂教學要求。
三、基于有效銜接視角下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重視教學環境合理進行目標設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環境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教室環境來說,學生長期在教室中學習,良好的教學環境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增強其文化滲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影響,引導小學生學會傾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某教師在教室張貼相關的名言,“傾聽也是讀書的一種方式,用耳朵去讀”,幫助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習效率[2]。
(二)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提升學生傾聽適應能力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受其自身的年齡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其自身的學習特點與自身能力,進而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的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注意力,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全方面發展。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合作,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傾聽其他學生的觀點與看法,善于傾聽,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三)靈活應用策略提升學生的傾聽效果
靈活應用當前的重復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其主要是指引導學生通過重復教師自身的話,加深記憶,在優化過程中,促使學生明確知識重點,提升學習效果,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例如,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但其問題較難,并且在一個大問題中包含兩個小問題,學生在回答過程中,通常難以記憶所有的問題答案,只能回答出部分問題答案,此時,教師采用良好的重復策略,要求學生在回答前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復述,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以此來幫助學生回答出所有問題,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幼小銜接背景下,小學低年級新生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學會良好的傾聽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加強課堂的聽課效果,在發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滿足當前的新課改要求。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進行創新,靈活進行教學改革,運用當前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
參考文獻:
[1]王麗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課堂專注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34):91-92.
[2]劉淑惠.探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學周刊,2017(29):120-12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