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炤
摘 要:國內各初中學校為響應新課改號召,都開始對自身教學理念進行了創新,并加大了對新型教學手段的利用,多種新型教學模式開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得到了運用,而翻轉課堂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通過對翻轉課堂作用與使用原則的介紹,探究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方式,旨在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水平,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理念;初中數學;翻轉課堂
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師所錄制的小視頻作為教學載體,通過課上課下有效銜接的方式,對知識教學與學生學習進行合理安排,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的誕生,無疑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而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之中,也有著提高課程教學效率以及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的優勢與作用,具有一定的教學功能,對其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翻轉課堂的作用
(一)增強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效率
就某種意義而言,數學課程其實就是師生之間就知識點進行交流的過程,如果雙方之間沒有進行有效溝通,就會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老師并不清楚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情況,而學生也會因為懼怕與老師產生距離,使其不愿與老師進行交談,而翻轉課堂模式的使用,便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網絡使師生之間保持良性互動,這樣不僅會提升老師教學的針對性,同時還能使學生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確保其能夠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使用電子產品,這樣可以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之中。同時老師會在課件中添加適當的習題與教學訓練,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督促與管理作用,學生可以在這種幫助之下,對自我學習進行合理控制,從而達到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翻轉課堂運用的原則
(一)教師主導原則
雖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要以學生為主,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體現,但并不意味著要對教師的作用進行否定,相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相應的主導作用。老師在教學時不僅要對班級的教學紀律進行管理,同時還需要對課程教學方式與教學組織進行負責,要督促學生主動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并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幫助。
(二)學生主體原則
翻轉課堂是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所生成的教學模式,其繼承了新課改的理念,強調要對學生實施素質化教學,提倡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全發揮出來,使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這樣不僅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肯定,同時還體現了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探究的特征,是對傳統被動傳授教學模式的一種突破。該種教學模式要求,老師要從學生視角入手,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完全體現出來,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點學習方式,使其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確認教學目標,做好課前準備
教學目標是數學課程開展的導向,也是課程開展的基礎與關鍵,會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教學目標,并要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前準備,以保證翻轉課堂模式的落實質量。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12.1全等三角形”一課的教學時,老師在課前進行本課教學準備時,首先應按照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對本課翻轉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即對全等三角形概念進行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對應元素與其性質;其次,要按照教學目標,對本課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對各階段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并要以此為依據,制作翻轉課程教學視頻。在進行視頻制作過程中,老師需要按照教學內容對視頻內容與時間進行合理處理,同時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對應元素進行查找,以對其識圖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應按照全等三角形概念與性質,制作出相應的數學練習題,以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通過練習題對相應知識點進行理解與掌握;最后,老師要將制作的基礎性知識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以便學生利用其對新課知識點進行預習。
(二)帶動學生自主學習
當老師將相應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之后,學生應及時按照視頻對新課程展開預習。在具體預習過程中,學生應先對教材進行通讀,明確本課所講,找到自己的不解之處,并結合教學視頻對知識點進行分析,以保證學生上課聽課質量。
學生還應在課后利用教學視頻進行復習。在具體復習過程中,學生首先應對課程所學知識點進行再次回顧,并針對自己的薄弱點,再次對教學視頻進行反復觀看,直到知識點弄懂為止;其次,學生要利用視頻中的問題對自己的知識點掌握程度進行檢驗,以便對自身的知識結構清晰認知,從而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學習與研究,保證學生的復習質量。同時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之下,學生預習與復習的情況會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可以按照整體情況,合理對教學方案以及教學視頻錄制方向進行調整,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實施生活化教學
由于數學概念過于抽象,對于中學生而言,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在對一些概念進行學習時相對較為吃力,所以在進行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時,老師也應將生活元素加入到教學視頻之中,使課程更加偏向生活化,以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
以“勾股定理”一課的教學為例。老師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播放一段數學家大會的影像,并將畫面定格在數學家大會的會徽上,并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會徽有什么含義嗎?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看見過類似的圖案嗎?”以此帶動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將本課知識點與生活中的情境聯系在一起。其次,老師要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小視頻,向學生講解本課的知識點,并要利用多媒體對趙爽弦圖拼割過程進行演示,且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以保證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掌握度,使其能夠對勾股定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最后,老師可以邀請學生對本課知識點進行總結,并要給學生布置課后視頻練習任務,以確保學生可以在課下繼續對課程講解內容進行研究,使他們可以真正對知識點融會貫通。endprint
(四)建立網絡學習平臺
為確保學生能夠擁有足夠的上網學習時間,各初中學校應聘請專業人士,建立起本校專有的網絡學習交流平臺。在平臺之中,數學老師不僅能夠上傳相應的教學視頻以及學習貼,同時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登錄時間等內容進行查閱,能夠為翻轉教學模式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還應在平臺之中創建問題討論區域,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疑問公布在討論區,并能夠幫助其他同學進行解答,這樣能夠在及時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同時,有效解決由于性格以及其他方面原因不愿意直接向老師提問的狀況,能夠幫助學生排除自身問題,且在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問題解答的過程中,也可以再次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
(五)內化教學知識
對知識進行內化是進行翻轉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步驟,該環節的教學手段相對較多,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兩點。
1.協作式研究
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時,如果學生遇到共性問題且具有一定的探究價值,這時老師不要直接對問題進行解答,而是應將問題布置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或自主探索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同時,老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并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以便對學生做出適當引導,制定出更加適合的個性化輔導方案,以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此外,在進行小組討論過程中,老師也不能直接放任不管,需要在保持課堂紀律的同時,對每一小組具體討論情況進行觀察,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監督小組討論情況,以免存在渾水摸魚的情況,另一方面是為了對小組成員進行及時指導,以保證小組討論效率,確保小組成員可以相互幫助與互補,以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化。
2.交流展示與評價
當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后,會掌握各種資料與學習心得,這時老師需要給予學生相應的展示平臺,使他們可以獲得展示與表達的機會,以便對其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帶動學生交流知識點,督促學生共同進步。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有著自己的特點,所以在使用該模式過程中,老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可以通過訪談或者調查表等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做出客觀、鼓勵性的評價。同時要通過綜合性評價,獲取教學反饋信息,以便及時對翻轉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優化。
通過本文對翻轉課堂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該種教學模式的作用與教學功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各初中數學教師應認識到翻轉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所具有的優勢,要按照初中數學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明確翻轉課堂模式使用目標與使用方式,并通過進行課前準備以及建立學習平臺等方式,將該種學習模式完美融入數學課程教學之中,以達到對課程教學進行良好輔助的目標。但需要注意的是,該種教學模式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可完全取代其他教學模式,老師還應對其使用程度進行合理控制,以保證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萬嶺.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適應性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4):74-76.
[2]岳曉云,陳愛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4):46-48.
[3]劉英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79.
[4]藺勝娟,劉俊山.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現代教育,2016(6):57-58.
[5]劉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56.
[6]黃尤田.微課堂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03-104.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