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進,已體現出能夠幫助學校改革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建立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新模式。我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和發展,目的是促進規范化教學管理,服務教學工作;實現教學資源、教科研數據和管理云端跨時空、跨平臺交流和共享,形成更積極、開放、精準的學習文化,并且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智慧校園;平臺建設;感悟
2016年底古柏中心小學有幸被選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園試點建設學校。目前我校的智慧校園正按計劃進入后期建設階段,并將于十一月份迎接市級驗收。現階段可以說是古小智慧校園初見端倪,但未穩定成型的過渡期,這并不影響我們跟大家分享智慧校園建設中的心得體會。
一、 形勢使然
目前,隨著裝備與應用提升,校園數字化應用已不成問題,也正是各類應用的全面展開形成了現在的各種數據孤島。老師會有這樣的抱怨:這個平臺報完數據那個平臺又要報,他們不能數據通用啊;又要加一個群,我手機里都有三十多個群了……班主任會有這樣的抱怨:班級微信群是改變了家校互通模式,但點對點的沒有,真正有用的信息淹沒在冗長的聊天記錄里。要么又是安裝手機APP。可以說平板、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這個時代,從互聯網時代的“我了解世界”變為自媒體時代的“世界了解我”,夸張一點地說,我們身處在數據泛濫的時代,正因為數據隨手可得,就有必要從這些大數據中提煉出我們所需要、有可行性分析的東西來。數據存儲、互通、分析技術已不是問題,現有的云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已很成熟,也造就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這樣的電商大鱷。“互聯網+”納入教育,智慧校園理念的出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蘇省為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進全省教育現代化發展,出臺《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以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智慧教育的實施意見》《江蘇省“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都是劍指智慧教育,為全面推進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工作,我省于2017年2月制定了《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南》以及《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南京市也于3月底出臺《南京市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以及《南京市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評估細則(試行)》。區教育局也提出了2020年前全區學校建成智慧校園的要求。智慧校園建設的緊迫感撲面而來。
二、 轉變觀念
成功從轉變觀念開始,其實我們教育教學理念一直圍繞著高效教學在轉變在摸索,試想十年前移動多媒體進入課堂,大部分老師PPT都不會制作,更有甚者視電腦、網絡為洪水猛獸……推進十年來,教育教學離不開多媒體了,教室吊裝多媒體已換裝兩代了。智慧校園建設也是如此。作為首批試點學校,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沒有現成的模式與路子可循。我校建立以校長為首的創建團隊,通過培訓、自修提升校領導和骨干成員對智慧校園的認識,上半年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南京市CIO培訓、上海國際大數據交流等。走近這些專家、學術大咖,每一次的學習就是一次觀念的碰撞和理念更新,整個創建團隊理念統一到智慧校園建設中來,逐漸形成了我校的智慧校園建設體系。
按照上級標準建設標準、規范的智慧校園,融合數字化校園各個基礎平臺,實現教學、辦公、服務、管理的云端跨時空、跨平臺交流和共享,建成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學校特色智慧體系,打造在同類學校中有智慧化,在智慧校園類學校中有特色的學校。通過開放的平臺架構和基于數據流的評價與管理,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個性化的學習指導。我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和發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校園環境建設、智慧管理應用建設和學校特色建設。其中,智慧化管理應用建設圍繞學校的核心——“教學、服務、管理”展開。目的是促進規范化教學管理,服務教學工作;實現教學資源、教科研數據和管理云端跨時空、跨平臺交流和共享,形成更積極、開放、精準的學習文化,并且提高管理效率。
三、 具體化分解
在確定我校智慧校園方針后,創建團隊根據學校實情將理念具體化,以重軟輕硬的建設思路,著重智慧平臺架構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應用支撐平臺建設
1. 共享數據庫平臺:平臺是對智慧化校園中的各種結構化數據,包括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集市中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的平臺。
2. 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為各應用系統提供集中的身份認證服務,提高應用系統的安全性,用戶不須記憶不同的密碼和身份,通過統一信息門戶實現單點登錄。
3. 統一信息門戶:平臺位于智慧化校園體系結構中的最上層,實現教學管理各應用系統與用戶的跨平臺服務。
(二) 安全體系建設
智慧化校園安全體系:建立智慧化校園綜合安全服務體系,從物理、網絡、系統、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證整體安全,形成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支撐體系。
(三) 應用系統建設
跨平臺管理辦公系統、互動課堂教學管理系統、開放式網絡學習及教學資源庫系統、教科研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網絡報修系統、后勤管理等。
四、 遴選合作對象
方案制訂后,團隊在校負責人領導下迅速組織落實,四、五月份調研了多家公司。現在市場上智慧建設公司方案很多,良莠不齊,要么高端,如騰訊、科大訊飛等科技大佬,技術服務沒得說,但價格讓人望而卻步;要么是新創公司,草根接地氣,但數據安全、運維體系又不讓我們放心。幾經波折,在上級部門的協助下,我們遴選出了符合我校智慧校園建設方案的公司。現已完成了“智慧班級”工作,以試點班級為主,全員參與的形式組織培訓,以最短的時間將互動教學、網絡學習落實進課堂。智慧校園平臺建設也正在完善中。
我們知道,對智慧校園的理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智慧校園的建設更是個長期的過程,我想,在專家和上級部門的引領下,在我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智慧校園已是“呼之欲出”了。
作者簡介:楊建勝,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古柏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