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郁郁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高速發展,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對于教育中的“核心素養”教學策略加大了關注力度,并且想要將此確定為自己國家未來教育素養的基礎。就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進行分析闡述,并對其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隨著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掌握的一種教學策略,在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的基本語言,并且引導學生規范化學用語,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培養一定的化學能力以及價值觀。
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的基本分析
1980年左右,相關學者提出了“化學素養”這一個新型名詞,可是到目前為止社會各界對于“化學素養”也沒有明確的劃分和規定。“化學素養”應該包括兩個水準,一種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礎化學知識,另外一種是在化學學科的學習開始就需要進行的基礎專業訓練。
“核心素養”是指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最中心的文化素養。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只是核心素養的一個部分,其他學科的“核心素養”也是需要在學習生活中必備的。初中階段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只占據化學學科的一小部分。而且初中階段是為了以后化學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化學的教學并不是教育的單一目標,教師需要教授學生在這個年齡段能夠充分學習和利用的化學知識。這樣會給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對相關的化學知識不斷分析和判斷,進而挑選出適合學生的知識。學生的個體健康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基礎培養,對于初中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不久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重點不能單單集中于教學的深度,而是要嚴格落在中心上,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打下學習化學的基礎,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化學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的相關研究
化學的“核心素養”不單單是體現在單一的知識點上面,它是一個多重緯度的展現,知識的認知、能力的培養以及價值觀的養成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這三個方面綜合在一起才能夠體現出一個人最終的“核心素養”,這樣才是實現人們的“核心素養”目的。
1.將化學實驗帶入課堂
有些老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好課本知識,這是在應試教育下形成的一種錯誤思想,課本知識固然重要,但學生同時要具有運用課本知識的能力,也就是掌握實踐能力,對于初中化學課程來說,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化學和其他學科相比較為特殊,許多化學知識僅憑老師講是無法讓學生明白的,需要依靠化學實驗,初中化學老師可以將其作為切入點,在課堂中加入化學實驗的環節。比如,在初中化學中,有一個知識點為氧氣的制取,教師上課時如果只是將課本上的操作流程講述給學生聽,學生是無法理解的,也難以將其記住,這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入實驗室,讓學生根據書上的步驟,自己制取氧氣,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實驗,就能將課本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不僅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時還提高了實踐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2.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中,采取的都是教師一人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唯一的互動就是課堂中的提問環節,而在提問環節,課堂的氣氛十分嚴肅,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小組成員一起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符合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
3.在化學課堂中加入游戲環節
初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化學課程本來就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中加入游戲環節。比如,化學知識大比拼,將學生分為幾組,進行化學知識競賽,對獲勝的一組進行獎勵,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輕松掌握了化學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初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中,競爭意識對于一個人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綜上所述,世界上的很多發達國家所推出的終身學習理念
中,“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很多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我們國家也已經就“核心素養”提出了指示,在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中,需要特別注重知識、能力以及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所以相關學校和教師應該對“核心素養”的各項內容充分研究并加以學習,進而使教學策略能夠得到充分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碩,靳瑩.基于科學本質的HPS教學實踐:初中化學緒言教學設計[J].化學教育,2015(36).
[2]楊海波,戴惠,劉電芝,等.初中化學學習策略運用現狀及其因果分析[J].化學教育,2014(35).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