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問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講解實踐的重要抓手,更是學教相長目標達成的重要路徑。問題案例的科學設置,能夠對問題教學、課堂實踐起到推波助瀾、潛移默化的深淵意義。本文作者從抓住教材教學要義、錘煉學生探究能力以及推進反思辨析等三個方面對高中數學課堂問題設置做了簡單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設置;課堂教學;教學效能;探析
數學學科是以問題講解為主要活動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問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講解實踐的重要抓手,更是學教相長目標達成的重要路徑。高中階段,學科教學特別是數學學科教學,更加重視數學問題的講解實踐,更加注重數學問題的設置訓練。實踐證明,問題案例的科學設置,能夠對問題教學、課堂實踐起到推波助瀾、潛移默化的深遠意義。問題設置作為問題教學、師生實踐的預設環節、基礎工作,做好問題設置實踐活動,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本人圍繞有效課堂教學,對數學問題設置這一環節進行了粗淺研析和探索,獲取了點滴經驗體會。本人現在此簡從三個方面,談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設置”實施活動的初步看法和粗淺感悟。
一、抓住教材要點要義設置數學問題
筆者以為,教師設置問題,是有意行為而不是無意活動,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學實踐證明,問題設置精當,則教學活動效果優良,學教活動效能優異。眾所周知,教師在課堂之中,預設數學問題,目的就是達成預定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主體更加深入的掌握新知,更加有效的提升技能。在高中階段,數學課堂之中,問題設置活動,對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學教活動的深入推進,功效和意義更為重要。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問題設置環節,不能隨意性的預設,而應該抓住該節課教材重點難點以及高中生課堂學習掌握實情,設置出針對性的數學問題,使所設置的數學問題與教材要點緊密相聯,與學生認知實際緊密聯系,讓高中生通過數學案例,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認知和掌握教材要點難點內涵,修正自身的認知缺陷,獲得更長足的進步發展。如“點到直線的距離”一節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根據該節課“理解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過程”、“會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等重難點要求,先期設置了一些數學問題案例,在具體設置進程中,教師根據課堂之中,高中生認知理解的實情,及時對該先行設置問題進行“改造”,設置了“已知點P(-1,2)和直線l:2X+Y-10=0,求P點到直線l的距離”“已知:P(x ,y )和直線l:AX+BY+C=0(P不在直線上l,且A≠0,B≠0),試求P點到直線l的距離”問題案例,高中生在分析、解答這些數學案例進程中,能夠進一步鞏固對所學新知的認知程度,同時能夠最大限度提升高中生的學習實效性。
二、圍繞錘煉探究技能設置數學問題
培養學生良好探知解析技能,是新課程改革基準上的數學學科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高中數學教師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使命。數學問題作為數學學科內涵要義的“代名詞”,其學習探究能力培養功效,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設置數學問題時,要充分考慮數學案例的能力錘煉和培養功效,針對教材能力培養目標要求,設置具有探究功效的數學問題,組織高中生進行深入感知、深刻探究、深度辨析,從而在“追求”數學案例解題思路策略的進程中,實現高中生數學解題素養的顯著提升。如“三角函數”一節課教學后,教師設置了“已知tan α=2tan β+1,求證:sin β=2sin α-1”問題,組織高中生結合解題要求開展解題探究活動,高中生通過題意分析,深刻認識到該問題設置的意圖是:“考察學生能否運用好由正切函數與正弦函數之間的商數關系轉化”。并通過分析題意條件關系,獲得了解題的基本思路:“因為tan α=2tan β+1,所以tan α+1=2tan β+2,所以 +1=2( +1)所以 = ,所以1-sin β=2(1-sin α),即sin β=2sin α-1”。這一環節中,高中數學教師通過探究問題案例的設置,既讓高中生獲取了問題解答的基本技能,同時又針對性和錘煉了高中生的研析水平,使得問題設置的功效生動、充分的予以呈現。
三、緊扣推進反思辨析設置數學問題
筆者以為,問題設置不是一提而已,而應該善于創新和豐富。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問題所具有的的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的特點,設置具有形式多樣、要求多樣的數學案例,在數學問題解答活動結束后,針對高中生解題的實際成效,為了達成將解題深度引向深入的目標,采用問題多問的形式,提出具有啟發性的解題要求,組織高中生深入思考和研析解題要求,并“回顧”以前解題過程,找尋解題不足,在修正提升的前進進程中,實現數學反思辨析活動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問題設置進程中,要充分挖掘問題內在特性,注重問題設置形式,提高問題設置成效,讓高中生在問題設置進程中長足進步,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李粉鳳.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年09期
[2]章永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淺談[J].大眾文藝(理論),2012年04期
[3]徐小琴.高中階段數學問題設置的方法初步研究[A].2014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4]彭安全.談高一新生數學學習方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