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通過對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利用有限的條件,精心設計物理小實驗,幫助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果,為農村中學物理教育做出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農村中學;物理實驗
一、引言
根據新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是要讓學生初步的學習物理的知識與技能,通過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能夠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學的一切定義、規律、定理、定律都是通過實驗或者在已有的實驗上經過概括和總結出來的,因此,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農村中學物理實驗課的現實困難
然而,物理實驗課在農村中學想要按照想象中那么開展必定又是困難重重。無論是實驗設備條件,還是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都存在很多的困難。造成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學生沒有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很多時候,也不具備設計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物理課時的安排不足導致教師面對應試時,只得急功近利的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題海訓練等等。
三、農村中學物理實驗的嘗試
如果農村中學的老師能夠因地制宜,精心設計一些小實驗貫穿整節課,一定能夠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基于以上,筆者在設計物理課堂教學時,進行了一些小小的嘗試。以下就是從物理課堂教學中選取的小實驗與各位進行分享:
課堂教學片段1:
在上第三章《光現象》的第一節“光的色彩 顏色”時,光的色散實驗應該是由三棱鏡配合強光來進行完成的實驗,但是可能由于光源的光束不夠強,得到的效果非常不明顯,只能觀察到三種色光。并且由于實驗室的三棱鏡較為“嬌小”,所形成的光帶也比較小,這樣的話,位于教室后面的學生就很難看清實驗現象。面對如此困境,我只得再次設計此實驗,利用水槽平面鏡來造就一個三棱鏡,實驗效果明顯好了很多。
課堂上,我將兩個實驗都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觀察。“一二三四五六,老師,似乎還是不能觀察到七種顏色啊。”“有些顏色太像了,看不清楚而已!”不用我解釋,已經有別的學生幫助解決了問題。或許是本實驗所需要的東西太過于常見,下課后就看見了有學生利用班級的水盆和手中的小鏡子再一次進行實驗。
反思:本節課所需要的實驗器材都可以從生活中得到,觀察到的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現象,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課后自己動手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課堂教學片段2:
《噪聲及其控制》這一節課可以上的很快,因為知識點簡單,但是不免單調乏味,讓學生覺得枯燥、沒有興趣。學生剛接觸物理不久,若此時就讓學生覺得物理和其他學科一樣,就是死記硬背,那么后面的課程必定很難進行下去。
為此,在講到噪聲的危害時,我拿出了分貝儀(2個),一個分貝儀置于展示臺上進行投影,一個拿在手中。找一個學生嘗試著吼一聲,看看自己最大聲時聲強級是多少。學生很努力了,但是其他學生可能還是會覺得聲音不夠大。緊接著我播放事先準備好的一首非常喧鬧的音樂,將所有的音量都調至最大,開始播放。很快,絕大部分的學生捂上了耳朵,靠近門窗的學生趕快關上了門窗。學生聽了不到30秒,我將音樂暫停,學生明顯呼了一口氣。
趁熱打鐵,我立刻提問:剛才你們是如何來控制噪聲的?學生根據剛才的一系列動作很快就總結出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并且記憶深刻。此后的課堂,一旦有學生在下面小聲聊天,我就會停下來問一句:我們該如何控制現在課堂上的噪聲?
反思:本節課知識較少,想方設法讓一節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課堂變成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應用科學方法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得多。
課堂教學片段3:
在上大氣壓時,上課鈴聲響的同時,我向空礦泉水瓶中倒入少量熱水,搖晃幾下后,置于一邊。因為已經上課,我操作的整個過程,學生都在很認真的觀察,肯定也在猜想著老師到底要干什么。不急著上課,就這么靜靜地等兩三分鐘,學生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礦泉水瓶的變化,然后根據設計的一系列的問題開始本節課的教學。
反思:由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整節課學習的熱情,印象深刻。
課堂教學片段4:
電磁轉化這一章很明顯的特點是:學生生活中有所接觸,但是因為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上不免覺得會比較難以理解、枯燥。
在上《電磁感應 發電機》這一節時,上課前,我就準備好一個小型電風扇,接通電源,這就是一個電動機。然后,喊一個學生上來(平時很活躍的那種學生最好),用手捏著插頭,教師用手輕輕撥動扇葉,學生立刻跳起來甩手。讓他描述剛才手的感覺,較為活躍的學生甚至會“抱怨”:老師,你故意的,你故意電我、坑我。毫無防備之下,學生的反應最真實。也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也上來嘗試一下。
經歷了這么一個小實驗,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原來電動機也可以用來發電啊”,由此,學生也可以保持一個高漲的熱情來學習本節課。
反思:在學生的一片驚呼中進入了新的一節課,學生激情四射。本節課既輕松,效果也更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才記得更牢固。
四、小結
作為一個教師,可能知識經驗已經非常豐富、淵博,思慮也很周密,但是依然難免在教學活動中碰到偶然事件。教師如果不能靈活處理這些偶然事件,就會造成僵局,導致教學無法推進。
【參考文獻】
[1]周智軍.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2016(29)
[2]楊棟.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學習,201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