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媛
摘 要:孔子說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本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新課標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逸夫實驗小學也提出了同伴互助學習,希望在課堂上運用同伴互助學習策略盡可能地幫助每個學生參與學習,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個性探索與同伴合作探索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及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的素質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綻放智慧之花,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精心預設;真誠傾聽;合作探究;養成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8)33-0058-02
一、引言
學習可以單獨發生,更多時候它是在彼此交流、彼此互動、彼此幫助中完成的?;ブ倪^程,是學習深入的過程,也是學習任務得以繼續的過程,也是每個學生發揮自己最佳潛能的過程。教師要運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使互助真實地發生,使學生扎實地成長。
二、精心預設,架起互助的橋梁
互助,助的重點是幫助彼此培養思維習慣,提升思維品質。因此教師要正確地引導點撥并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以便他們在互助時學會使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摒棄灌輸式、機械訓練式教學,精心預設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考。架起合作學習的橋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同伴求助,互相探討、共同交流、共同進步。教師如果不能在互助之前讓學生明確討論的目的,細化互助的要求,學生必然無從下手,泛泛而談,達不到觀點碰撞觀點、思想生成思想的目的。
首先,教師要認真觀察,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等來分組,盡量做到每一組都有優等生、差生、中等生,有性格內向的、外向的,使每一組的綜合能力都達到均衡,這樣才可以讓彼此幫助成為一種可能。接著精心預設課前預習單,根據每課的內容特點,設計切實可行的預習單,讓學生預習有目標,課前小組間的學生可以互相幫助,檢查一些簡單的問題,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教學《飛向藍天的恐龍》時,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恐龍的資料,讓學生們分組尋找資料,有的人找恐龍的種類資料,有的人找恐龍的重量,有的人找恐龍的生活習性。組員團結合作,找的資料豐富多彩。組員間互相檢查生字讀音、課文讀得是否正確流利,理解簡單的詞語意思,解決簡單的問題,梳理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由于課前同伴互助預習,學生們對課文的生字詞都掌握得很好,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也說得較完整。尤其是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很有深度,如:“第一只恐龍是怎樣的?恐龍都是卵生的嗎?美頜龍和鳥類有什么淵源?霸王龍和三角龍誰更厲害?”在質疑過程中,如果學生提出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組長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啊,學生下次就不敢問了。教師可以教組員學會用鼓勵性的話,如“還可以再深入點嗎?”對于學生的質疑,如果學生之間能解決的,就盡量讓學生解決,有難度的,教師再幫助學生理解。正因為課前教師精心設計了預習單,給學生們架起了互助的橋梁,大家互相探討,提出的問題才會精彩紛呈。
三、真誠傾聽,營造互助的氛圍
互助,是學習時學生真實存在的狀態。他們不可能什么都會,也不能什么都去問老師。抱團取暖、相互幫助、共同提高,是一個美妙的又有效的學習過程。要想互助,就得互聽。在小組互助學習時,有學生會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會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但前提是,他們只有認真聽了,才會有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見解。受幫助的學生,也只有聽了,才會發揮“互助”的效用。新課標把聽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認為“聽”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養,更是學習語文必須培養的一個重要習慣?!奥牎敝?,才會有思考。學生才會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的問題連接,才會將自己的想法與別人的想法進行比較,一方面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一方面給予別的同學自己盡可能的幫助。不聽人家的講解,怎樣去接受他人的幫助?不聽別人的問題,又怎樣去幫助別人?一般在課堂上學生總是忽視傾聽,教師教學時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總有部分學生忙著梳理自己的答案,忙著跟別的同學討論如果自己發言要說什么。還有的學生不停地將手舉得老高,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以給自己一個發言的機會。不注重傾聽,互助就沒有針對性;不真誠傾聽,就不會有真誠的互助。
當然傾聽需要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地展現自我。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在小組互助學習的群體中,尤其要注意聽出別人的主要觀點。聽有哪些跟自己的觀點一樣,這樣會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自豪感;再聽有哪些跟自己的不一樣,會有一種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覺。聽,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信。
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將地球比作搖籃、比作母親,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大家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聽小組里的后進生表述自己的答案,就是一種真誠的幫助,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與空間,聽他們來自心底的聲音。其余學生在聽的同時,學會用欣賞的目光去注視發言者,去尋找他的閃光點,去放大他的可取之處。當然也要有尺度地找出他人發言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學生在彼此幫助、彼此補充之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地球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學生認真傾聽、各抒己見,在互助地達成共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四、 合作探究,啟發互助的智慧
教師在設定任務時,要分層細化,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教師可深入其中的某個小組,有針對性地鼓勵和幫助那些“潛能生”,讓他們也主動參與其中,嘗到參與的樂趣,從而有表現的欲望和自信,敢于學習,并且樂于接受組員的幫助。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將一個班級分成八個小組,教師要給每個小組設立牌子,讓各小組在牌上寫上組員名字以及小組的口號,畫上他們喜歡的圖案,以激發小組成員互助的意識。在座位安排上,教師要運用教學機制,爭取互助最大化。教師可在每一小組設立組長,并設立積分制,哪一組上課互助表現好就會得到積分,并定期給予匯總,以小組為單位實施獎懲。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之間的互助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比如《唯一的聽眾》這課,教師可在學生看完文本之后,讓他們合起課本,先自主完成,有爭議的再相互切磋。附題:老人總是( 平靜 )地望著“我”,這讓“我”從中得到了(鼓勵),“我”還把老人的眼神比作(潭水),可見,“我”在老人那兒得到了取之不竭的力量,老人的(鼓勵)和(愛護)是我不斷進步的源泉。對于這樣的問題,基礎不好的學生,可讓組內基礎好的學生給予更多幫助,讓他們共同提高。在課堂上,更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和互助意識。因而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再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成果。還以這課為例,讓學生表演老人的動作與神情,只有你一言、我一語,你一個想法、我一個建議,才能將老人的想象表演得淋漓盡致。這個人物表演的過程就是學生互助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上課參與展示的學生就越來越多了。學習環境更為寬松,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利用。這就是互助帶來的成效,互助是一種模式、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信念。從實施小組互助模式以后,班級學生的成績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拓展延伸,養成互助的習慣
在教師的引領下,課前精心預設,架起互助的橋梁,讓學生學有目標;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營造安靜潤澤的課堂,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互相啟發,撥動智慧的心弦,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學習效率就能得到提高。更可貴的是學生已經養成了互助學習的好習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學生們都能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
平時,教師布置課外聽寫生字詞時,每個組長都能認真檢查并訂正互相檢查背誦課文的情況,小組內先互相檢查作業的答案,不會的再問老師,節省了講評作業的時間。交流習作時,小組內互相交流,改得很認真?;ジ淖魑臅r,每改一次都給加10分,上不封頂,大家改得越多,得分就越高。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互評作文,可以取長補短,學生們的習作水平大大提高了。同伴互助還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讓學生們把書帶到學校,利用閱讀課大家互學共享。小組內互相提問、互相出題,說說讀書的心得和感想,激發同伴的課外閱讀興趣,增長了知識,提高了閱讀理解力。同伴互助還提高了學生的組織活動能力。
在古詩詞知識競賽中,學生們自己分組尋找古詩知識,有的找山水詩,有的找田園詩,有的找戰爭詩,有的找哲理詩,并根據詩的內容,設計豐富的競賽題目。準備完畢后,由學生自己主持現場知識競賽。學生們認真傾聽、深入思考、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大家玩得不亦樂乎,學得輕松快樂,收獲了很多知識,又展現了風采。在課本劇表演中,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合作彩排,表演時還準備了道具,演得有聲有色,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學生們在合作中嘗到了成功的快樂,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才藝,真是一舉多得??!
學習課文后,教師布置了這些拓展延伸作業,學生們都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發展?;ブ鷮W習已經成為一種模式,養成了一種習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學習獲得高效,真是受益無窮?。?/p>
六、結語
課堂好比是舞臺,學生永遠都是“主角”。作為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互助”的機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尊心在逐漸增強,課堂上回答錯了怕老師指責和同學嘲笑,久而久之,“互助”的表現就變少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幫助別人的機會,激發學生“幫助”的欲望。即使學生的“幫助”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不應該“潑冷水”,而是蹲下身子來伸出援助之手,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會敢于大膽地說出看法,激發學習積極性?;ブ鷮W習可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使學生變得自信,有效學習。教師要引領學生互助學習,讓互助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智慧之花遍地開放,讓桃李更加芬芳!
參考文獻:
[1]陳紅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助合作學習的探微[J].求知導刊,2015(12):132.
[2]佐藤學,鐘啟泉.學校再生的哲學——學習共同體與活動系統[J]. 全球教育展望,2011(3):3-10.
[3]施云霞,鐘 妍.互幫互助的突出優勢——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35-36.
[4]文 靜.互幫互助的突出優勢——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OL].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