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芳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隱形知識顯性化,使問題簡捷地得以解決,同時也能夠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更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能夠使教育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數形結合 ?數學本質 ?數學思想
【基金項目】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GS[2017]GHB2477。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44-02
有人說:“教學有三重境界,一是教知識,二是教方法,三是教思想。”同時,《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學思想與活動經驗,數學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數形結合”思想為例,它作為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遍布于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它將數量關系與空間圖形相結合,將復雜的數量關系,借助圖形直觀展示,而空間形式的規律,用數量關系巧妙表示。這樣做,可以使數學中抽象的問題直觀化、生動化,同時又可以將直觀的圖形規律化、概括化,有助于把握數學本質特征。正如華羅庚教授的評價:“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數形結合,是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直觀,再由直觀到抽象的一種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建構基本概念,把握知識體系,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縱觀小學數學教材,我們可以發現,從一年級起始到六年級結束,數形結合貫穿始終,幾乎所有的公式、定理的形成過程,都是從圖形開始,以數量關系式結束,又以圖形應用于習題之中。因此,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圖形與幾何》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合理地用數學語言描述圖形特征,建立幾何直觀,也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的抽象出幾何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三年級下冊教材《面積與面積單位》教學中關于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先通過直觀教學,將長方形用圓片、三角形、正方形(每個小正方形為1平方厘米)依次填充,判斷出選取正方形更為合理,在此基礎上,數出正方形的個數,從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這是形的直觀。接下來,引導學生發現擺出長有幾厘米就能擺幾個,寬有幾厘米就能擺幾排,抽象出長方形的面積就是長與寬的乘積,這是數的價值。整個過程,數形結合,不僅抽象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更為后續推導正方形的面積,長方體、正方形等圖形的體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還有在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將數形結合單獨用一章《數與形》進行歸納,可見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的重要性,這一單元通過用空間圖形巧妙搭配,使理論與實際有機聯系,進而降低了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圖形與數學規律的密切聯系,結合觀察、操作、交流、歸納等活動,使學生借助“形”來直觀感受與“數”之間的關系,體會有時“形”與“數”能互相解釋,并能借助“形”解決一些與“數”有關的問題,更好的讓學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二)《數與代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中,教學時,先用小動物來表示數量,從而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數的直觀認識,進而抽象出相應的數字,達到由形到數的形成過程,接下來依次采用小木棒拼圖形以及撥珠子的形式,將抽象的數變為直觀的形,達到讓學生理解鞏固的目的,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思維水平,利于學生掌握數的意義,同時,數與形相結合,避免使一年級學生處于枯燥的抽象過程中,同時又可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有助于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數形結合思想要注重反復運用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是數學方法的進一步的概括提煉,簡單實在卻又不易掌握,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與選擇性,因此,只有在不斷地練習中,才能得以鞏固與深化。而數形結合作為數學思想的重要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是比較廣泛的,由數想形,以形助數,讓數形結合,相輔相成,長此以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隱形知識顯性化,使問題簡捷地得以解決,同時也能夠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更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能夠使教育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田丹妹.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張艷紅.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