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抓住良好契機,挖掘化學課堂教學內容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課前充分準備預設、課中合理塑造情境和課后精心策劃延伸三方面精心打造探究環節。同時注重從自主學習出發的探究、引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和教師對學生探究的把握等幾方面的細節。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推進;課堂效率;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帶來的變化是全新的也是巨大的。從學習方式的轉變上來看,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對于初中化學來說,這一點理念應該是最容易為初中化學老師所接受的。這是因為初中化學本來就是偏重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加強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正是因為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探究,才使得學生能夠在親身經歷和體驗中去進行科學的探究,并且從中鍛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交流與合作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學品質和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教材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教學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貼近生活,也越來越具備可操作性和探究性了。應該說,這點可喜的變化給學生的實踐探究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也給化學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提供了契機。所以說,初中化學教師應該緊緊抓住這個良好的契機,充分挖掘課堂教學內容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為目的,全方位、多渠道、廣層面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那么,初中化學老師如何才能更好地推進學生的課堂探究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
一、 精心組織課堂 打造探究環節
1. 課前充分準備預設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應該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在學生充當主體的課堂上,初中生要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來完成主動求知的過程。那么,是不是說初中化學教師只要把課堂交給學生,任由他們信馬由韁地學習就可以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當好課堂學習的“主角”,確?;瘜W課堂學習的高效,初中化學教師還是需要做好“導演”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初中化學課堂學習的走向才能有保證,學習也才能更具針對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但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強調只有教師課堂教學主導得好,才能實現學生主動學習高效的觀念。而教師要主導好課堂教學,就必須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的選擇,然后再根據學情準確定位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在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之前先行確定教學目標的行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預設。只有教師對課堂學習準確預設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不至于出現學習難度太大、“吃不了”的現象,或是出現學習難度太小、“吃不飽”的現象。
2. 課中合理塑造情境
化學教師在上課之前進行恰當的預設,并且在上課伊始布置好學習的任務之后,接下來當然就是課堂的中心環節——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生主動學習的環節里,化學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減少對學生活動的干預,以保證他們學習活動過程的完整。
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呈現什么樣的氛圍對于學習效果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課堂的學習氛圍是民主的、寬松的、和諧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肯定學生的主動學習將會是積極的、主動的、快樂的。除此之外,為了使學生的主動學習更具針對性,教師適當地創設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只有通過創設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初中生才能更好地產生質疑、探究的思想動機,也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求知的熱情和探索精神。
以教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一節為例。如果我們化學教師能夠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讓他們帶著諸如“實驗的各個步驟都有哪些意義”“哪些藥品組合才是最佳的”和“各種實驗裝置各有什么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等等之類的問題進行主動學習的話,那么他們的學習針對性就強,學習效果也肯定會好。
3. 課后精心策劃延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詩本來說的是人生原理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懂得的道理,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詩用在化學的學習上也是一樣準確的。要知道,化學中的許多現象需要學生親身去體驗和揭示,而許多化學原理更是需要學生親身去體悟和論證。甚至于許多的化學未解之謎需要學生去探索化解。所以說,初中化學教師應該給學生灌輸“實踐出真知”的思想,要積極引導他們通過課后的實踐活動來完成課堂教學和探究學習的有益延伸。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和鍛煉實踐探究的能力,獲得真知,并最終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以教學《空氣》一節為例。在課上,化學教師可以組織引導通過實驗來體驗知識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教師所提供的儀器自行設計實驗裝置圖,進行相應的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注意記錄下實驗的步驟以及觀察到的現象。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就實驗的結果作自我評價,總結經驗教訓。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后的實踐活動來達到延伸學習的目的。比如說要求學生收集一些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并嘗試做出解釋,要求他們查閱相關資料、咨詢相關專家或是進行相應學習以求證自己的探究成果。比如說要求學生利用日用生活物品進行化學實驗,要求他們從所學知識出發對將發生的化學變化做出預計,然后再通過實驗加以論證等等。這樣的話,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將得到大力培養。
二、 探究過程中應注意細節
除了在各個課堂教學環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主動求知的組織引導之外,初中化學教師還要注意學生主動學習過程的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證學習效果。
1. 注重從自主學習出發的探究
同樣的是探究,教師要求學生的探究與學生主動要的探究是不一樣的。要知道,如果是教師要求學生的探究,那么探究的內容與目標則更多的是從教師角度出發的,對于學生而言更具有普適性。而從學生角度出發的主動探究則不一樣,因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是從自己的自主學習出發的,是基于學生自身課堂生成的探究,更具有個體差異性。
所以說,教師針對全體學生的普適性探究是必要的,因為這保證了課堂的基本目標。而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探究則更加重要,因為這是學生課堂學習走向深入的關鍵。這兩個方面的學習必須緊密聯系、相互配合才行。但是如果要說到促進學生個人學習的進步的話,還是要強調學生個人的自主探究。
2. 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
合作學習是現代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初中化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化學教師還是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探究。之所以要倡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其原因就在于初中生大都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因此通過合作探究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合作者的思維產生碰撞,引領探究的方向走向深入,確保研究成果的產出。另一方面,初中生大都在思維的細密性上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組織學生的合作探究,他們往往就能夠在相互探討、質疑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驗證、反思,以完成對學生個人研究的補充與矯正。
3. 注重教師對學生探究的把握
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對于保證學生課堂學習效益的效果是顯著的。這一點毋庸質疑。因此,化學教師要堅定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路。但是,化學教師還要考慮到的一點就是,并非是學生所有的自主合作探究都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進發,當然也就不可能保證所有的自主合作探究都能夠達成預期的效果。所以說,初中化學教師還是要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必要的把握。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化學教師要加大探究課堂的巡查力度,及時收集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正確做法和不足,以便于在教師綜合評價環節的整體點撥,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一些優缺點,對接下來的學習進行必要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周燕.“初中化學探究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
[2]劉亞軍.初中化學探究學習的實施策略.考試周刊,2009年.
[3]王韶鋒.初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學習初探.文理導航,2014年.
[4]陳琴.探究學習,讓初中化學教學充滿活力.中學課程輔導,2015年.
作者簡介:
吳長庚,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云霄縣古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