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福 李敏
【摘要】“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為技術攻關與技能人才培養合二為一的新型創新模式,為校企政及學生多方都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文以楊連福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例,在其為多方服務的同時,闡述了如何發揮工作室在師資隊伍建設、技術研發和技術交流的實際途徑,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技能大師 工作室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179-02
2011年7月6日,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其中重點談到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問題,“以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為重點,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作用……鼓勵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充分發揮生產、服務一線優秀高技能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其所在單位建設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1]。
按照大連市技能大師工作室相關工作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自2015年楊連福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以來,通過與汽車企業深度合作與融合,在技術研發改造、校企雙方技能培訓、項目研究與轉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尤其對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大師工作室的內涵和意義
技能大師工作室(以下簡稱大師工作室),是指由高技能人才領辦,依托在當地登記注冊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培訓機構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開展技能培訓、研修、攻關、交流活動的工作團隊。
大師工作室作為技術攻關與技能人才培養合二為一的一種新型培訓模式,傳承大師的精湛技藝,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解決生產難題,做出了突出貢獻[2]。
二、大師工作室對于提升高職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具體實施
1.與多家企業開展了課題研究及技術交流活動,有效促進雙師隊伍建設
專業要辦出特色、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技能大師通過職業培訓、技術研發與交流、技術骨干培訓、師資培訓、職業技能鑒定題庫建設等方面集聚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使教師了解企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進行技術交流與研討,現場接受大師的精心解答、指導和點撥,解決教師的困惑與難題,打破教學局限性。
大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其優勢和社會資源,承接科研項目參與企業技術改造,教師承受實際項目的錘煉和培養。以楊連福大師工作室為例,與奇瑞汽車相關總裝技術人員合作進行“汽車制造總裝生產線工位數量計算模型研究”項目的研究,此項研究成果將對總裝生產線的合理布局和產能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與東風日產汽車大連工廠相關技術人員合作進行“汽車裝配生產中扭矩工藝的控制研究,此項成果將對工藝有效控制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承擔了大連凌銳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課題“柴油機三維可調式試驗臺架研究與設計”;研發了基于虛實融合技術下的發動機機械系統,解決了設備少學生多的教學難題,在教學中得到很多的應用,也在企業培訓中得到認可;針對汽車轉彎及超車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了一種盲區可視系統,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發明專利正在受理中。“汽車盲區可視系統的研究”已經獲得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課題立項,相關開發和研究正在進行中。
2.發揮大師工作室的示范輻射作用,培養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師
發揮技能大師在專業領域內的示范作用,提高專業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提升教學理念,培養汽車專業教學骨干。在大連總工會的支持下,對大連民族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大連技師學院、大連交通大學等多名專業教師開展了“汽車維護與使用技能提升”培訓班,累計培訓人數達到350人。“汽車維修技師”班累計人數為23人,全部通過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取得證書。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大連職業院校教師的汽車專業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3.利用校內實訓車間優勢,提高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
我校汽車實訓車間設備充足,技術人員力量比較雄厚,利用這個優勢,對相關院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以練代訓,提升技能。工作室掛牌以來,承擔了大連市兩批復轉軍人(50余人)的培訓工作,并順利進行了汽車修理工中級技能鑒定,針對需要推薦工作的人員進行了企業推薦。針對大連市創新實驗學校提出的培訓要求,進行了精心設計,開發了“點火系”、“汽車底盤”等創新實踐操作項目,針對專業教師進行了100課時的培訓提高,為我市普通高中師資培訓做出了貢獻。通過工作室開展的各項社會服務活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校與政府、行業之間的溝通,也在此過程中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社會服務能力。
4.組織教師參與和指導職業技能大賽
工作室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和指導各項職業技能大賽,對師生均采用以賽促訓。在此期間,承辦了2014年大連市汽車裝配技能獨立競賽;2016年參加了第二屆金普杯職業技能大賽,并包攬了大賽的前三名,充分體現我院教師過硬的實踐技能;同年組織老師參加了遼寧省信息化教學大賽,獲得了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遼寧省技能大賽汽車修理和汽車營銷賽項,取得了優異成績;在第八屆大連市技能大賽中學生榮獲技術標兵、技能能手稱號。其中工作室中的兩位教師承擔全國中職技能大賽的評委。種種成績表明,大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大賽對職業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引領作用,將技能競賽的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惠及全院師生。
三、大師工作室對于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計劃和思考
楊連福大師工作室在兩年的建設中,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發揚成績,克服不足,爭取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1.構建大師技術和教學雙創網絡,強化教師團隊輻射效應
課程改革需要與時俱進,工作室應實時關注區域內職業發展趨勢,因此必須打造一支同時具備技術創新和教學能力創新的“雙創”團隊,既解決了企業在生產技術上難題,為企業生產帶來收益;也發揮大師團隊的“傳幫帶”作用,提倡教師對教學能力勇于創新,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也促進課程改革中的指導、示范和輻射作用。
2.注重成果轉化,增大教師技術交流活動的輻射面
針對大連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加大力度進行先進技術先進工藝的培訓,提升其教學能力與技術研發能力。針對“汽車盲區可視系統”等3項課題,進行研究,形成結論性方案,并在企業中進行實施,提升技術研究成果的高度。集聚職業院校教師、企業技術人才,進行技術交流與研討,強化工作室人才聚集的功能。
3.構建微課平臺和網絡交流,為各校教師提供互助、合作平臺
在未來的工作中,建立微信公共平臺,構建微課、慕課平臺與課程體系,一方面可以傳播汽車新技術、新工藝;另一方面也為各校青年教師提供學習與反思的交流平臺,激發青年教師的教育熱情和智慧,形成一種開放、多元、靈活的新型教研交流平臺。
4.輻射和帶動了區域內的相關院校
在建設和實施的過程中,為區域內的職院校提供了交流的平臺,無論在服務帶動上,還是在培訓層面上,都極大提高了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為這些院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模式,同時也帶動院校為企業的發展建設提供技術與人才的支持。
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已到了深水區,要想為社會培養綜合技能強的復合型人才,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校楊連福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兩年的建設中,不僅整合了各方優質資源,實現多方共贏,也為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切實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專業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通過組織專業教師培訓、項目研發和技術改造等多種形式,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實踐技能,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打造一支專業綜合技能過硬、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劉雪峰,修國文,張萬杰.技能大師工作室內涵及其作用分析[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4(01).
[2]馬玉龍.“技能大師工作室”——煉化企業員工培訓新模式[J].石油教育雙月刊,201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