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生態課堂與“對話式教學”在形式上和內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提出了如何在生態課堂當中更好地進行“對話式教學”的幾點策略,希望與廣大教育工作者交流、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
一、 引言
隨著現代教學觀念的不斷變化,社會意識形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改變了以往的灌輸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新型的生態課堂,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非常大的改善和提升。“對話式教學”作為近年來非常熱門的教學形式,無論是內在思想,還是外在形式都與構建生態課堂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被許多教師所采用。本文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更好地進行“對話式教學”的實踐策略。
二、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與“對話式教學”的一致性
(一) 核心理念的一致性
生態課堂的核心理念是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當中的主體,強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作用,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學生個體的求知欲、學習需求等方面出發的教學模式,最終實現教學過程和學生發展的協調和高效統一。“對話式教學”同樣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教師和學生應當處于平等的地位,能夠在“對話”當中完成教和學的相互統一,構建和諧、平等、自主的課堂氛圍。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與“對話式教學”在核心理念上有著高度的一致性,都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尊重學生個體思想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
(二) 課堂追求的一致性
生態課堂追求一種有趣味、有秩序、有效率的課堂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將內心當中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不必擔心受到批評或者歧視,能夠積極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而且生態課堂擁有非常好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課堂上想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極大地提升教學的效率。“對話式教學”追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將“教”和“學”的過程模糊化,利用“對話”的形式,對學生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在對話當中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動性,自主學習和提問,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實現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展。不難看出,在課堂追求上兩者也是高度的一致。
(三) 教學形式上的一致性
生態課堂在教學形式上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在課堂上講求的“我要學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進行有側重的教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逐漸轉變為引導者和協助者。“對話式教學”顧名思義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達到教學目的,發展學生的個體能力,這樣的教學形式也同傳統教學課堂有著本質的區別,學生和教師站在同樣的高度上,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讓知識在這樣和諧的交流當中進行傳遞。
三、 深化“對話式教學”在生態課堂當中實踐應用的策略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化實踐“對話式教學”對于構建生態課堂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實現生態課堂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實踐策略:
(一) 注重學生心理,構建和諧教學環境
要深化“對話式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教學觀念,這不僅僅需要教師在觀念上發生轉變,學生們在學習觀念上也要發生轉變。學生觀念的轉變相對而言處于被動地位,需要教師多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合作,實現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但從學生的心理上來說,接受這種轉變非常不容易。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在教師們強調有什么問題和想法直接提出來后,還是不善于表達,直接影響了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而對于較為活潑的學生,教師想要構建平等、和諧的環境,正好成為他們放縱的“溫床”,因為小孩子為了表現自己,經常提出一些不靠譜、無厘頭的見解,極大影響了課堂的有序性和教學工作的高效性。這就需要教師具體分析學生們的心理狀態,采用合適的“對話”方式,讓課堂變得有序、有趣、和諧。例如教師針對一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們輪流進行發言,這樣既能夠變相“強制”那些內向的學生勇于去表達,也能保持課堂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總之,和諧的教學環境是深化“對話式教學”實踐應用的前提,教師們一定要注重學生們心理的變化,主動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理念,讓他們適應“對話式教學”,并共同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 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現真正的對話交流
為了更好地實踐“對話式教學”,教師們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改變教學的方法,找到師生交流的契合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式教學,而非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對話和交流。想要實現真正的、有效的對話,需要教師們抓住兩個“對話”的契合點,一是學生的興趣所在,二是學生的問題所在,如果能夠將兩者統一則效果會更為明顯、高效。例如在教學“位置與坐標”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室當中,隨便站在一位學生的身邊,讓他描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或者自己說在什么位置讓學生們進行判斷,然后與同學們討論不同位置的表達方式。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抓住學生們學習的重點,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
(三) 改革評價方式
新型的教學形式必須跟進新型的評價方式,若不然教學形式也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變化,實質上沒有任何變化。教師們要改變以往只靠成績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發展和綜合能力的評判。這樣不僅有利于“對話式教學”的實踐應用,同時對于構建生態課堂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 結語
總之,“對話式教學”在內在觀念和外在形式上與生態課堂有著非常高的一致性,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多途徑、多方法增強師生之間對話交流;配套改革評價形式和評價方法,就能極大深化“對話式教學”在生態課堂當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馬將.論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02):29.
[2]陳惠芳.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05):59-61.
作者簡介:劉艷,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郭村鎮太平集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