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這種變革不僅是對教師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一種新的體驗。在現代技術面前,我們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課程內容、學習方式的影響;我們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有效
一、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教學融合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對知識的存儲、傳播和接收方式。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微課、交互式電子白板、希沃白板助手等高端技術的應用,已經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屢見不鮮。它們將學生的眼球吸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呈現,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讓學生在操作交流、問題探索、問題解決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二、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地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處于疲倦下的頭腦,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學生的狀態會或多或少地進入疲倦,而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學生能有效地參與、每個學生得到平等、均衡發展的機會,簡單地來說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能有所收獲。把信息技術有效地和數學教學融合,更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
(一) 巧妙運用微課,作為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微課,作為一種現代技術的新的代名詞。簡短的視頻卻能吧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活潑利于理解,同時它也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的一種有效形式。例如:在新授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四邊形》教學中,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身邊哪些物體表面是四邊形?學生對于身邊的四邊形并不陌生,在學生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可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課,微課包含了學生所在城市建筑物等物體表面的四邊形,短短的幾分鐘,卻能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去觀察、去發現、去聯系現實生活,感受數學來源于社會這個大課堂,同時也讓整節課變得充實起來。
(二) 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生成靈動性課堂
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成為一種新式的教學手段,其中各種新穎的功能,受到數學教師的青睞。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有效地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讓數學活起來,讓數學課堂充滿靈氣。通過自己的實踐,可以這樣有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這種高端的數字化設備。
1. 直觀輔助,促進學生理解數學,鞏固認知。
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學科,抽象性就是其基本特征。很多研究表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差異取決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否能將其直觀化。在數學教學中,通過直觀的教學手段呈現抽象性的概念、特性,這樣既能讓學生易于理解,又能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直線的無限延長的特點,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環節:在白板上出示孫悟空的金箍棒,教師提問: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是什么概念?生回答能變很長。教師通過運用希沃白板拉伸的功能,將金箍棒有趣、神奇地進行現場拉長,學生也通過上臺演示金箍棒能不斷拉長。這樣通過將學生熟悉的資源充分利用引入課堂,直觀地操作、體驗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化、可視化。
2. 捕捉生成資源,促進思維能力發展。
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在具體的實施教學設計時,課堂中師生的互動以及生生的互動、學生的現場學習素材往往會成為一些新的教學資源。在高端技術運用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以及白板助手或者白板的存儲功能,隨時拍照上傳學生的作品,通過學生不同作品的對比,撞擊學生的思維火花。例如教學《四邊形》時,開課伊始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認為四邊形是什么樣?并把它畫下來。教師利用希沃白板助手用手機拍攝學生有代表性的作品立即上傳到白板。教師通過分類整理呈現在白板上,教師提問:這些同學畫的四邊形都有什么特點?.....四邊形對學生來說已經不陌生,主要的學生概括其特點,有針對其特點進行判斷是這節課的難道,教師通過選取課堂上的資源進行開課教學,這樣課堂上生生交流、師生互動激起了思維碰撞的火花,就是這樣課堂生成資源讓課堂變得有靈氣,變得更加精彩。
3. 可視化操作,促進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具有魔力一種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白板上進行白板筆書寫,勾畫圈,還可以對內容進行放大、旋轉、探照等。這些生動、直觀地操作,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平行與垂直》時,教師利用白板的拖曳功能,對平行和垂直的圖形進行分類,這樣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主動參教學活動。學生有了體驗感,由枯燥的學數學變成了活潑有趣。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猶如一縷和煦的春風,吹暖了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心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技術的支撐下,老師們通過不斷思考、實踐、探究,將技術與教學融合,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氛圍,為學生多角度理解數學提供了有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工具,開闊了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同時更有力地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更有效地吸引學生。
參考文獻:
[1]肖川.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
[2]黃亞麗.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6年36期.
[3]張敏.信息技術支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D].2016年.
[4]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12期.
作者簡介:
呂柔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南寧市奧園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