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留生
摘 要:初中是作業比較繁重的一個階段,大多數學生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他們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作業更是繁重。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已成為中學必不可少的必修或選修課科目,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夠主動地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解決實際問題。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度不夠,初中信息技術課存在低效的現象。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影響
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
每位學生都有自尊心,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本著時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無論學生是優秀還是學困,我們教師都要一視同仁,不要用指責和刻薄的語言去傷害學生。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
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有時候由于自己處理不當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有時候上課,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搶答,如果有的學生回答對了就給予表揚,回答錯了就直接讓學生坐下,也不能很好地分析學生的錯誤出在哪里?以后這個學生肯定不會再舉手回答問題了。這樣以后上課的氣氛會很緊張,就會影響我們的教學激情。每個班級都有學困生,我們要對他們及時關注,幫助他們盡快趕上其他學生,而不是埋怨學生拖班級后腿等。這樣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陰影。其實那些學困生是最渴望教師關注的,也許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個鼓勵的話語都能激勵他們去學習。所以,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和后果。
二、認真反思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找到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語。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做好每個章節知識點的銜接。在教學中,每節課都會有言語不當或者教學內容處理不當的現象,教師課下都應該冷靜思考。教師在工作中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每周應該抽出時間去同學科教師班級去聽課,多借鑒別人的教學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每學期應該參加一次教研活動,聽一些優秀的課例,多學習別人的成功之處。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服務于教學,使我們的教學效率有效的提高。
三、教學過程中應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
在信息技術課上發現很多同學不注意聽講,看到這些現象我們不應該去責怪學生為什么不好好聽課,而是應該反思自己是否講的內容不夠精彩,為什么不能吸引學生呢?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Flash動畫演示,我們可以讓學生制作,最后進行評比,這樣的方式去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應該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應該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良好氛圍,讓學生發散思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這樣學生在制作起來思想就不會被束縛。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久而久之才能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搭建網絡學習平臺
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互動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有什么疑難問題可以直接線上咨詢教師,教師可以隨時觀看學生的作業,直接給出評語。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參評。網絡環境給課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協作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組織者。師生之間不再會出現無法逾越的鴻溝,可以自由平等地對話。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在課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些方面學生掌握得不好,在課上重點講解,這樣的網絡平臺更利于信息技術教學的展開和發展。
2.注意合理使用網絡資源
從教學實際中我們注意到:互聯網的資源非常廣泛,并不是就一定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好處。我們在選擇互聯網搭建學習評估平臺的時候要非常謹慎和小心。目前我們可以完全依托于局域網,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授課平臺,一方面由教師和學生課題研究小組引入互聯網資源;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資源庫的作用,引入中心資源,同時也可以引入學校師生自己創建的信息資源,利用動態網頁技術在自己的網絡上開辟各種專題信息協作平臺。
此外,信息技術和學科的整合不僅是學生學習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全方位變革,要使計算機成為教師的真正工具,不是要求教師自己從頭設計、制作課件。信息技術和學科的整合并不是要我們學科教師都費力做很多媒體課件,我們只要學會拿來主義和再加工能力即可,如果有現成的電梯大家都不去使用,豈不是對資源的浪費?如果是那樣就既浪費了網絡資源,還浪費了自己的精力。近些年來,網絡和教育在廣度和深度上正在極大地影響著一個民族的命運,影響一個團隊、個人在未來時代的競爭力。而網絡和教育的結合更是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強大武器。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給我們的教育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嶄新課題。筆者做出如上反思,希望能對未來教學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獻業.尊重差異鑒別差異發展差異: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實施的策略[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8(5).
[2]劉峰.如何探究高教學效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5(24B).
[3]彭立.有效教學:信息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劉世斌.名師講述: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丁德濤,陳麗珍.人文精神與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4(1).
[6]黎加厚.中學信息教育的教學模式[J].教師博覽,1999(4).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