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飛
摘 要:高中數學在近些年的教學改革當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調整,實際的教學效率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應的教學實踐方法卻沒有科學的實踐思路,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路培養也難以提供實時的幫助。為了切實改變這樣的狀況,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嘗試研究式教學在高中教學當中的綜合運用,以實時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研究式教學;高中數學;運用
研究式教學是當前教育領域當中推崇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其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積極關注當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多方面的教學調整,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問題研究,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充分迎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實現較高的教學效率。在現如今的高中數學教學當中,依舊十分注重知識的直接傳授,而對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和解題方法培育缺乏實際的認識,相應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的研究,可以迅速發現研究式教學在其中的開展,有著相當高的適用性,不僅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提高,還能夠深層次培養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嘗試將探究式教學實時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當中,以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幫助學生實現較高質量的數學學習過程。下面筆者就案例談談研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一、給予學生獨立的探討空間和時間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傳授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實時的關注,轉而十分注重教育內容的有效傳播,渴望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在新課改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當前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調整和改革,對于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有了全新的認知。研究式教學在其中的應用也需要如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數學問題探討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數學問題解題嘗試,如果學生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遇到了一部分教學障礙,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實際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當前數學問題解題的思路和方向,并進一步通過學生獨立的探索,完成相應的解題過程。
比如,在學習“函數的概念與圖像”時,很多學生對于函數的圖像并沒有實際的認知,并且認為函數的圖像比較復雜,不容易畫出,尤其是一些二次函數的圖象,許多時候即使學生畫了出來,也會認為與一次函數有著一定的相似性,進而盲目地判斷為錯誤的。如y=2x與y=x2,很多學生能夠輕松地畫出第一個函數的圖象,而對于第二個函數,則有著許多疑惑和不解。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按照第一個函數的圖象繪制過程,分別計算出第二個函數上的數值,并繪制出相應的圖象,提高學生的實際數學認知水平。
二、給予學生實時的數學主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研究式教學是一種適用性相當強的教學模式,但是如果失去了研究主題,而讓學生盲目地進行數學問題研究,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會很好。為此,教師應當積極給予學生一定的數學主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積極地探討數學問題,并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的數學問題解題強化。同時,不同的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所體現出來的問題是截然不同的,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相應的數學主題,實時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比如,在學習“立體幾何初步”的時候,一部分學生對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缺乏一定的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著重強化這部分內容,選擇課本上的一部分習題,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探討。而有一部分學生則對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存在多種不同的認知,容易將空間幾何體表面積的計算方式搞錯,如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5、3、4,求它的表面積。很多學生會簡單地列出5×4+5×3+3×4,所得出的實際面積僅僅是長方體三個面的面積,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積極強化,以“長方體的表面積”為主題,進行深層次的數學研究。
三、為學生創設研究小組
高中數學的很多知識存在相當高的難度,如果長期由學生進行獨立研究和探討,并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的研究式教學過程中,應當為學生積極創設相應的研究小組,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數學問題探討,集思廣益,全面提高數學問題研究的科學合理性。
比如,在學習“隨機事件及其概率”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應的活動研究,如拋硬幣活動,讓小組內的一個學生進行拋,另一個學生進行記錄,其他學生負責觀察硬幣的正反面,最后進行實時的總結。
總之,研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當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實時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多方面地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數學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利于教學現狀的充分改善。
參考文獻:
[1]焦敬芬.高中數學有效課堂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王春梅.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4.
?誗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