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打破傳統機械呆板、枯燥無味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模式,設置具有趣味性、技巧性、藝術性的問題教學情境。通過設置新穎、新鮮的藝術提問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討的能力,又可以強化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同時問題情境化,使學生在輕松、民主、快樂的氛圍中,使數學問題重難點深入淺出,實現了曲徑通幽的目的,拓展了學生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了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情境;高效課堂
數學聯盟主席D. Mumford在1998年論述現代數學的趨勢時說,“創建好的模型正如證明深刻的定理一樣有意義。情境可以激發探索和創造世界。”而在我國傳統的中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只重視訓練學生解答已經提出的問題,并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解題模式去反復強化訓練,而忽視了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去探索解決非常規問題,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如何創設一個高質量的數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深入地思考數學,促進學生數學修養的提高,是我們不容回避的問題。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去質疑問難。杜威曾提倡過問題教學,其核心就是問題情境,那么如何探索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和策略,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保駕護航?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 創設教學情境要有生活性趣味性
數學概念、定理較多,邏輯性強,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平鋪直敘,沒有啟發性、誘導性,學生勢必會感到乏味、厭倦,學生懶于深入思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調動不起來,這樣課堂氣氛就沉悶,其課堂教學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如果我們老師能貼近生活實際,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學生往往能眼前一亮,提升學習的興趣,帶著想揭開謎底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去參與自主思考和合作討論,例如,我在講授二次函數和拋物線時,我就講炮彈發射后的軌跡是什么?學生很感興趣,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更加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如,我在講三角形的相似性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古埃及的金字塔群,學生看了巧奪天工的金字塔無不為之慨嘆,此時我設計一個問題:小金字塔各邊長度我們可以測量,可是高大的金字塔我們卻難以人工測量,但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兩個腰長,你能用數學算出大金字塔的腰長嗎?采用什么方法?學生們先是一愣,接著陷入思考,不久有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我找一個中等生回答,他說:小金字塔我們能測出各邊的長度,大金字塔底邊的長度也可以測量,又因為金字塔各邊的相似性:對應邊成比例,因此大金字塔各邊的長度就能計算出來了。這樣通過生活情境,激活了靈感,使學生輕松地解決了問題。
二、 設置的問題情境既要適合學生的認識水平
設置數學問題情境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從新課程新情境新材料這一角度出發,反思教學行為,探究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的途徑、方法。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依據應是情境材料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從而體現新課程理念,服務于學生發展。把情境材料置于整個數學課堂教學中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快樂學習數學,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 教師希望學生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能否提出這些問題?要創設適合學生認知水平、接近學生數學學習的“最近發展區”的數學情境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激情。例如,你能知道一個測量員在河的對岸如何測出河的寬度?這個問題新穎,學生也非常好奇,這時老師提示一下:如果學生聯系剛剛學習的正余弦定理,根據正弦定理:asinA=bsinB,這時學生容易茅塞頓開,感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學生感覺數學很有玩味很有趣,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實用性。
2. 如何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在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要考慮到情境對問題的指向性與暗示性,以有利于誘發學生提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而不是雜亂無章、與教學內容不一致甚至毫不相干的問題。例如在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早上太陽升起地平線的過程,我讓學生仔細觀察,當太陽與地平線有兩個交點時,此時地平線與太陽有怎樣的位置關系?當太陽升起到一個交點時,它們的位置關系怎么樣?當太陽完全脫離了地平線時,無交點時,它們的位置關系又怎么樣?通過情境的暗示和指向性,懂得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相交、相切、相離具備的條件了。
三、 設置的問題情境要有延伸拓展性
數學老師為了能夠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根據班情和學情,可以靈活多變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來誘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潛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得到啟發,使學生在解題中產生靈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條條大路通羅馬過程中找到最捷徑的方法,例如,解方程組7x+y=20 3x-y=10,我用傳統的代入法y=20-7x,3x-(20-7x)=10,10x=30,x=3,y=20-7×3=-1,∴x=3 y=-1,接著我問學生誰還能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這時有個學生舉手說可以用消元法解,我請他到黑板上現場扮演,學生發現很快做出來正確答案,而且這種方法花的時間少,方法巧妙,答案準確無誤,使初一的學生感覺這種解法很輕松,接著我出一些相似的類型題,由于學生受到啟示,悟性提高了,做題目時善于把“思”“趣”“巧”“準”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創新解題思維,也更好發揮學生的載體作用了。
總之,設置適宜、有趣、巧妙、實用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求異思維,挖掘學生的想象力,誘導學生主動深層思考提出質疑,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數學課上得更有活力,更加美麗、精彩、高效。
參考文獻:
[1]左敏.創設教學情境,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02).
[2]俞華.整合數學資源創設精彩數學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0(11).
作者簡介:
朱念,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泗陽王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