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蘭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綜合護理模式對老年牙髓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本院診斷為牙髓病的老年患者6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各300例。所有患者均進行相應的牙髓病治療,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模式,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護理滿意度和治療配合度。結果:護理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和SDS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護理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7.363,P=0.000)。護理組總配合度為94.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4.102,P=0.000)。結論:在老年患者進行牙髓病的治療過程中聯合應用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同時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更高,治療依從性也更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應在符合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推廣。
【關鍵詞】 心理護理;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 牙髓病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odontic diseases.Method:A total of 600 elderl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ndodontic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nursing group,300 case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endodontic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ode,the nurs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co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nursing,and th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96.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3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47.363,P=0.000).The tot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nursing group was 94.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14.102,P=0.000).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endodontic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of patients.At the same time,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 is higher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s higher.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should be promoted in qualified medical uni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Elderly patients; Endodontic disease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33.025
牙髓病是口腔內科常見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患病率,臨床可見牙體硬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損,表現以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疼痛癥狀為主,對患者的正常咀嚼和日常生活均造成較大的影響[1]。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進而出現食物嵌塞,牙齦萎縮,從而更易出現鄰面和根面的齲壞及牙髓炎癥;老年患者機體器官逐漸出現退化,臨床癥狀表現更加明顯,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加顯著;且在老年患者中,更易同時伴有心理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出現。所以對于老年牙髓病患者,在治療牙齒疾病的同時,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同樣需要關注[2]。本次研究針對老年牙髓病患者,聯合應用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的綜合護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在本院診斷為牙髓病的老年患者6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由同一名醫生對所有患者進行口腔全面檢查和影像學的輔助檢查,均確定符合牙髓病的診斷;均確定可以耐受牙髓病的治療,且能夠配合完成治療;均知曉本次研究、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均在60歲以上。排除標準:有嚴重全身系統疾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藥物過敏史;言語表達困難;重度牙周炎。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各300例。本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同意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單純應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牙髓病治療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與患者溝通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術中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幫助進行吸唾等,術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及約定復診時間[3]。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聯合治療,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進行全面掌握,對于存在嚴重全身系統疾病的患者應加強關注。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的溝通,在交流過程中注意語速要適中,語調平緩有親和力,可同時配合在診室內播放舒緩的音樂,給患者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4];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所提出的問題,擔憂和疑慮的情況應耐心且全面地予以解答,從容使患者可以消除心理的疑慮、恐懼和抵觸的情緒,提高對抗疾病的信心;老年人由于理解速度可能較慢,或存在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下降等情況,要時刻保持耐心和微笑,給予老年患者心理上的關懷[5]。(2)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口腔情況和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講解,可以利用齲齒充填和根管治療術的相關模型和圖冊向患者進行介紹,主要包括疾病的發病原因、可能導致的后果、需要采取的治療方式以及治療過程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感等情況,同時說明愈合和治療后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6];在整個講解過程中需要與患者及家屬保持互動,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從而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對治療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出現慌亂,同時也可以增加患者對治療效果的信心[7]。同樣由于老年患者聽力和語言能力下降,在溝通時需放緩語速,可略微提高音量,同時應注意對老年患者的陪同家屬的教育,使患者在術后可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也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維護[8]。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價,其中SAS評分:50分是該量表的分界值,<50分沒有焦慮情緒,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79分重度焦慮;SDS評分:該量表的分界點為53分,分值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更嚴重,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9-10]。比較兩組對護理的滿意度和對治療的配合度,其中,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一般滿意。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療配合度的問卷調查對兩組的配合度進行評價,將其分為3級:Ⅰ級為患者心理狀態較好,無明顯恐懼感,完全配合治療過程;Ⅱ級為患者逃避治療的舉動明顯,恐懼感較明顯,但仍可以配合完全治療;Ⅲ級:逃避治療的舉動十分明顯,恐懼感十分強烈,無法配合完成治療。總配合度=(Ⅰ級例數+Ⅱ級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160例,女140例;年齡63~78歲,平均(72.4±3.6)歲;病程0.5~1.9年,平均(1.15±0.33)年。護理組男167例,女133例;年齡64~79歲,平均(73.3±2.8)歲;病程0.6~1.8年,平均(1.09±0.43)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 護理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和SDS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護理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7.363,P=0.000),見表2。
2.4 兩組治療配合度比較 護理組的總配合度為94.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4.102,P=0.000),見表3。
3 討論
牙齒具有美觀、發音、咀嚼和支持面部外觀等作用,當出現牙體牙髓疾病時,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進食功能,對前牙區的牙體疾病,還會明顯影響發音功能,同時由于美觀性受到破壞,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由于牙髓病的主要臨床癥狀以劇烈疼痛為主,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煩躁的表現,所以對于出現牙髓病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對心理健康狀態的調節[11]。
傳統護理模式主要對患者進行用藥和飲食方面的指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關注較少,所以存在許多不足,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臨床要求[12-13]。心理護理模式近年來在口腔科的應用逐漸增多,通過將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護理人員耐心對進行口腔疾病知識宣教,可以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慮和恐懼,增加對治療的信心[14-15];同時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讓患者可以表達內心的想法,提高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從而使得對治療的配合度也更高;另外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心理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程度[16-17]。特別是針對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較差,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系統疾病較為常見,對治療過程耐受度也較差,過度焦慮和恐懼容易導致系統疾病的加重和其他突發情況,通過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患者的情緒趨于穩定,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療,醫生工作效率明顯升高,治療時間縮短,患者對整個護理治療過程總體滿意度評價顯著提高[18-19]。
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老年牙髓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通過研究結果可見,應用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和護理的滿意度。錢霏霏[20]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后,患者治療配合度達到92.2%,常規護理的患者治療配合度達到7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94.1%的患者對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滿意,明顯高于對常規護理方式的滿意度(7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中患者滿意度和配合度結果與錢霏霏[2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同時本次研究針對患者在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也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護理后,兩組SAS和SDS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方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患者進行牙髓病的治療過程中,聯合應用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可以明顯改善,同時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更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白新華.牙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5):119-121.
[2]裴育.探討牙髓病患者心理特征及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價值[J/OL].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4(1):26-27.
[3]夏文棣,傅開元,陸文昕,等.口腔醫學本科生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癥狀及其與心理、睡眠關系的問卷調查[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6,51(9):521-525.
[4]李曉東.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老年牙髓病患者的影響分析[J/OL].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4(13):42-43.
[5]楊艷,趙琨,呂婭,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6,29(12):1318-1320.
[6]郭斌,付敏,郭吳雙,等.老年人群口腔疾病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6,9(8):449-455.
[7]于建紅.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6):76-77.
[8]王思.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牙髓炎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7,31(2):122-123.
[9]魏波,劉博,陳少真,等.優化護理對牙髓炎患者臨床效果依從性及生活質量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3):2944-2946.
[10]任宇舒,林曉萍.口腔患者就診心理及心理衛生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7,27(9):545-550.
[11]徐浩,每曉鵬,徐禮鮮.牙科畏懼癥的誘發因素與防治策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6,26(3):184-187.
[12]李芳萍,張瓏.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3,26(1):50-52.
[13]古麗努爾·熱沙克,張莉.心理護理對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4):69-70.
[14]張巖.優化椅旁護理配合在牙髓病治療過程中的效果觀察[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2018,39(2):97-98.
[15]張睿,張玲閣,李喜紅,等.微創拔牙對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存質量的影響[J].口腔醫學,2017,37(3):223-226.
[16]劉明諄.熱牙膠根管充填與側壓充填根管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8):14-17.
[17]王榮強.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72-73.
[18]黃業翔,李龍江.淺析老年患者牙科焦慮的心理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7,15(3):189-192.
[19]郭曉美,張侃,葉秋萍.心理干預聯合濃替硝唑含漱液對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齦炎癥的作用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9):415-416.
[20]錢霏霏.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效果探討[J/OL].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20):67-68.
(收稿日期:2018-09-26) (本文編輯: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