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是一門重要的素質教育課程,也是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課程,音樂教學不能與其他課程一樣,只重視講解和傳授專業理論知識,而是應該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藝術美,逐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水平。本文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然后探討了如何發揮音樂教學藝術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教育;音樂教學;教學方法
一、 引言
很多初中生都非常喜歡音樂,但是卻不喜歡上音樂課。初中音樂教學的切入點應該是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而大多數教師則是采用理論知識灌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音樂教學產生排斥,對音樂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要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二、 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初中音樂教學城鄉差距很大,沒有健全的管理機制,很多學校都將音樂作為一門“副科”對待,認為如果家長有意發展學生音樂方面的能力或者特長,會另外給學生安排課外的音樂輔導課,在學校中只需要重視學生語數外等科目。一些學生的音樂教師甚至是其他科目的教師“兼職”的,缺少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沉悶乏味,再加上教師和家長都不重視音樂教育,導致初中音樂課形同虛設,沒有真正起到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作用。
三、 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教學藝術應用
(一) 認識音樂自身的藝術性
初中音樂教學的本質是以審美教育為重點的教學工作,審美教學也是美感教學,目的是通過音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美感。音樂是人們在生活、生產中形成的具有節奏感、藝術性和思想感情的藝術,詩歌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音樂形式,最早的詩歌就是人們在勞動中發出的哼唱的聲音,而詩經實際上也是用來唱歌的,只不過經過幾千年發展,詩經的譜子已經丟失,才逐漸變為詩的藝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美,讓學生了解到音樂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音樂與書法、繪畫等一樣具有審美性,只不過書法和繪畫需要用眼睛欣賞,而音樂則需要用耳朵聆聽。認識音樂自身的藝術性,對培養學生的藝術價值觀和審美觀有重要作用。
(二) 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音樂教學重視傳授音樂知識,鍛煉學生的音樂技能,有時課堂教學中甚至不會將一首音樂作品完整的展示給學生,學生會感到這樣的教學枯燥無味,對音樂感興趣、對音樂課抱有期待的學生會很失望,讓學生感到音樂和其他學科一樣只是展示抽象的概念和知識點,雖然喜歡音樂,但是卻排斥音樂課。要發揮初中音樂教學的藝術,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程度,然后研究和創新如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學生放松身心。要實現這個目的,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低下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國外音樂作品時,如果教師只是將國外的音樂知識、背景等給學生講解,學生只能干巴巴的聽教師傳授知識,教學效果必然不佳。如果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國外的優秀音樂作品,然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國外音樂的特點和演奏技巧,并提出問題:“欣賞了國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同學們對國外音樂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呢?”學生們紛紛表示自己不太熟悉國外音樂背景,主動要求教師講解一些關于國外音樂背景的知識,然后教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閱讀和研究教材,并在課下自主尋找資料來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樣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氛圍輕松活躍,既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三) 音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音樂,還需要教師的語言引導,引導學生思想、解答學生疑惑,語言引導應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音樂教學中的語言,在保證可靠性的同時,還要盡量具有趣味性,通過語言藝術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樂知識,讓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活潑。課堂教學前教師必須備好課,為課堂教學準備好充足的資料,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語言藝術的引導作用。
(四) 音樂課堂教學中的發聲訓練培養藝術
發聲訓練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音樂不僅僅要讓學生認識音樂,掌握一定的基礎音樂知識,還要初步鍛煉學生的發聲能力。雖然都是聲音,但是也有優美和聒噪的區別,不同的學生唱一首歌,有的學生唱一小會兒就會口干舌燥,而有的學生卻可以連唱幾首,嗓子也不會干痛。初中階段的發聲訓練,要教會學生如何發聲、如何保護自己的聲帶,聆聽其他同學歌唱,與自己對比來感受音樂的差異美。音樂教學不僅是知識教學,也是聲音教學,好的音樂作品,一定是聲音、樂器等的完美結合。
(五) 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藝術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音樂是一種以聲音為主的藝術,而聲音是很難通過文字、圖像等表達的,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多種多樣的資源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例如在欣賞《我心永恒》這首音樂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一起欣賞《泰坦尼克號》的精彩片段,讓學生了解這首音樂的創作背景,帶給學生情感上的震撼,體會到音樂的巨大力量。
四、 結束語
綜上,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多元化教學藝術的作用,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真正發揮音樂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勝.初中音樂教學藝術淺探[J].讀與寫,2015,(19):56.
[2]黨媛媛.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音樂教學藝術[J].新課程學習,2013,(05):81.
作者簡介:
李歡,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宿城區蔡集初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