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俊
摘 要:分層教學指的是根據學生學業基礎、學習能力具體情況對其分層,然后再進行課本知識的學習。分層教學有它很大的優點,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施分層教學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分層教學法實施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分層教學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現有知識的儲備、學習能力和潛在能力,把相同程度的學生分為一組,把班級分為若干小組,然后組織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法起源美國,在一些歐美國家十分流行。當前我國對分層教學的理論探討和具體實施重要集中在高校教育和中學教育,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索,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具體的實施實施上,幾乎處于一片空白。作為一種被國外和國內高校、中學廣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必然有其優點和長處。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教學中的實踐“分層教學”,獲得了一些對“分層教學”的認識和實施經驗,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優點
1.有助于課堂實現公平的實現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語文學業成績好,有的學生語文學業成績差,有的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相對強,有的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整齊劃一的教學,會出現實質性的不公平,比如把問題設計的較難,這有利于語文學業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業較差的學生來說,卻浪費精力和時間。只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通過問題難易程度階梯式的設置,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有所獲得,實現真正的課堂公平。
2.提高班級的整體語文學業水平
新時代的教育是素質教育,是大眾教育,特別是作為義務教育主體階段的小學教育更是如此。故而,一個成功的小學語文教師,是教出一班整體語文素質較高的學生的老師。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照顧到班級的每位學生,只有這樣班級的整體語文學業水平才會不斷的提高。分層教學的思想,就是要照顧到不同學習能力和學業基礎的學生的教學思想,它的有效實施,必然會帶來班級語文學業水平的整體性提高。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原則
1.以小組為依托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施“分層教學”,首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如果說分層教學是化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兩大教學思想之間矛盾的方法,那么分組則是化解兩者之間矛盾的具體手段。分層教學以分組為依托。
2.平等性原則
分層教學中分組要遵循平等性原則。小組之間有語文學業水平的差異和好壞,但是每一個學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把他們分為一組,只是根據他們的語文學業成績和學習能力。每一個組之間時平等的,每位同學都是平等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小組以及組內的每一位成員。問題的設計、作業的布置以及知識點講解的深淺都要照顧到不同語文學業水平的小組和學生。
3.及時調整性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還要遵循階段性原則,即在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后,原來語文學業差的學生變好了,這就需要對原來的小組進行即時的調整,不能再分為組之后便一成不變,這樣容易導致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不均衡,以及小團體的形成。
及時調整性原則,也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根據班級語文學業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作業布置的難易程度以及知識講解的深淺程度。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策略
1.在教學組織中要合理的分層
教學組織中的合理分層,主要指的是在分層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把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一個班級的小組數目在5到7個之間最為合理。這樣,在一堂課上老師能關顧到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的成員4—6個為宜,這樣每個小組之間才能展開討論,出現多樣性的思考。
2.在教學設計中,要有難易程度的分層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在教學實際中教師要對知識點的講解要分層。在教學設計中,知識點的篩選,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同時,要做大知識點的原文中的知識點和引申延伸的知識點相結合,在知識點的講解時,要做到講解清楚原知識點和知識點引申相結合。
3.在課堂提問中,問題的難易程度要分層
在實際的操作中,針對同一段課文,筆者一班會涉及三類問題:第一類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如下列教學設計案例中“知識點與問題中”的;第二類能在課文中歸納總結出答案,如下列教學設計案例中“知識點與問題中”的;第三類需要根據課文進行引申,如下列教學設計案例中“知識點與問題中”的4。對學生提問是根據語文學業水平的不同,來提問不同類型的問題,具體操作如教學設計案例中的課堂提問部分。
4.在課后作業布置中,題目的難易要分層
在小學語文課后作業布置中實施“分層教學”,實際上是對“分層教學”效果的一種檢驗和鞏固??尚械淖龇ㄊ前颜n后作業分為必做的題目、選做的題目和討論的題目。必做的題目是基礎性的知識應用和一定要理解的知識,需要每個學生來完成;選做的題目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語文學業水平選擇來做的;討論的題目則是通過小組討論來完成的。
四、“分層教學”法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案例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山中訪友》的第三自然課堂設計:
1.知識點和問題
理解“德高望重”和“凝望”;作者把古橋比作什么?這個自然段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辭說法?作者為什么說古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對古橋會有怎樣的一種感情?
2.課堂提問
第一步,先讓全班學生思考。第二步,然后點名提問,向語文學業水平較差的學生提問問題2,并且追問問題3;語文學業水平好的學生提問問題。教師講解問題,并分析問題答案的獲得方式。
3.作業布置
(1)必做題:會寫德高望重、凝望、依舊,掌握“德高望重”的意思;應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兩句話(2)選做題:二選一,選擇一樣你感情的事物,用四到五句話抒發一下你對它的感情;仿照“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寫四句語言優美的具體。(3)討論題:說說對“唯有你依然如舊”的理解。
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要發揮出它的優點,就要遵循以小組為依托的原則、平等性原則、互補性原則與均衡性原則、及時調整性原則,并且采用適當的分層策略。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不斷的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關麗.分層教學模式研究及實施[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5):99-101.[2017-08-31].DOI:10.13815/j.cnki.jmtc(pss).2009.05.029
[2]黃昌蘭. 創設問題情境 促使學生思維主動發展——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6,(04):20-21. [2017-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