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品質是英語科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思維品質包括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辨析現象、分類概括、分析推斷、創意表達和創新思維等。在高中英語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對思維培養,如邏輯性,批判性里的比較對比和評價以及創新思維里的設計創造等思維的培養進行探索和嘗試,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和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思維品質;邏輯性 批判性;創新性
一、 引言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它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包括了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具體涉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在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學科教學緊密相連,學科教學承擔起了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任務。因此,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引起了英語老師們的高度關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下面將就英語學科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闡述。
二、 英語學科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英語學科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
英語學科思維品質的培養對于發展學生英語學科素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同時,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夠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英語教育界人士廣泛認為,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很多活動能夠促進學習者思維能力的發展。那么什么是英語學科思維品質? 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思維品質包括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辨析現象、分類概括、分析推斷、創意表達和創新思維等。其中我重點關注了邏輯性,批判性里的比較對比和評價以及創新思維里的設計創造等思維的培養。英語老師了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進一步研究思維品質的內涵和表現,并在教學中落實思維品質的培養,對于英語學科素養的落地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英語學科思維品質培養的必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學科思維品質的培養一方面是教師積極主動讓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落地,而另一方面更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我在所任教班級進行了“關于英語閱讀的小調查”,其中,我對“你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喜歡哪些類型的活動”進行了調查。其中選項包括:
A. 找信息;B. 分析文章結構;C. 就人物、觀點等進行對比;D. 續寫/改寫;E. 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G. 就文本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并討論;H. 辯論;I. 角色扮演(對話,采訪等);J. 對文本進行復述;K. 歸納概括主要內容。在收回的42份問卷調查中,孩子們最喜歡的前三項分別是:1. 就人物、觀點進行對比(23人);2. 角色扮演(對話、采訪等)(22人);3. 就文本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并討論(17人),而選的最少的則是對文本進行復述,只有4人選了此項。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能展開思考的閱讀活動比較感興趣,不管是對比、研讀討論還是參與性較強的角色扮演,都體現了他們對提升自己思維能力的需求。
本文就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就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行探討,其中重點對邏輯性、批判性里的比較對比和評價以及創新思維里的設計創造等思維的培養進行了嘗試。這既是新的教育形勢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
三、 以英語學科思維培養為導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嘗試
(一) 把閱讀圈(reading circle)運用到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對比、評價等批判性思維能力。
閱讀圈是指讀者基于不同角色組成小組深入研讀某一文本的合作學習活動。Reading circles 由多個基礎角色和備選角色組成。常見的角色有:總結員(summarizer), 討論領隊(Discussion leader),評論員(commentator),文化收集員(culture collector),結構分析員(structure analyst)和聯系員(connector)(Daniels,2002)
閱讀圈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理清文本大意,幫助組員理解文本。要使大家能聽懂,那么在語言組織上就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性,這恰好就是對邏輯思維的培養。而Discussion leader 需要基于文本內容設計問題,并組織組員討論。為了讓大家能進行有效的討論,Discussion leader會積極思考問題,提問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Commentator負責對文本主題或是人物進行分析、評價或者評論,學生在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分析,判斷,對比思維,那么他的批判性思維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culture collector在收集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同樣會對信息進行提取,分析,進行文化比較等。Structure analyst 不僅分析文本結構,也可以對文本結構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同時在中立文章脈絡的過程培養了他們的邏輯能力。最后connector會思考文本與我,與我們有什么聯系。學生聯系文本與自己的過程就是創新性思維的過程。
比如,在外研社必修三Module5 Philosophers in Ancient China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就采用了reading circles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首先,整合了Workbook里的另一篇文章 Early Western Philosophers,在完成兩篇文章的基礎閱讀后,把全班分成了8個reading circles,每個reading circle 包含了summarizer, discussion leader, culture analyst, connector, structure analyst 和 word master. 接下來,給每一位同學發學案,幫助學生理清自己的任務和整理思路用,并且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在Discussion leader的組織下,reading circles 的組員進行分享和探討,最后進行全班的交流分享。endprint
在孩子們討論的過程中,思維碰撞隨時可見。其中呈現出了以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問題和觀點?!癢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Why do they have such differenc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eath of Socrates? Whose ideas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從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來看,能看到他們思考的痕跡,比如在對比。而在討論中形成的觀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他們提到的造成孔子、孟子和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哲學思想不同的重要原因是社會背景,當時的中國是春秋戰國的亂世,而西方則是處于和平時期,自然關注的點就不同。通過這樣的閱讀活動,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大大的啟發,思維碰撞出的火花隨處可見。因此,我認為用reading circles 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效的,在今后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值得更多的嘗試。
(二) 提高問題的質量,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所謂邏輯推理是指從已知事實為出發點,從一個或者幾個已知判斷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推理可以分為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如何對所讀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如何在基于文本的基礎上讀出言外之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問題就至關重要,它們能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或者演繹的思維過程。
以外研社必修三Module1 Great European Cities 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文章,讓學生思考“What makes them great cities?”,在結合文本的基礎上,學生的推理思維就能得到激發。孩子們還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展現他們的想法,會談到這些歐洲城市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作用等等。而最后他們還在討論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觀點,如1. “Behind great cities are great people.” 2. “A great city witnessed history, carries history and will create history.” 3. “A great city is more than the center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More importantly, it is functioned as the center of culture. ”
問題的提出可以針對教材文本,也可以針對時事熱點,比如讓學生思考“Why are shared bikes like Mobike and Ofo so popular?”相信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闡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中能提升孩子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三) 設計好的讀后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比如,班級有學生對表演很感興趣,在學習選修6 Module 5 Cloning時,我們在閱讀理解完Frankensteins Monster這篇文章后,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Imagine and act out the talk between the monster and Frankenstein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In the Arctic, Frankenstein was dying and the monster had the last chance to talk to him. 在這個對話活動中,同學們充分運用他們的想象力,積極思考這樣的情景下他們會說些什么,把 the monster 對Frankenstein的抱怨和質問演得活靈活現。好的讀后活動能進一步提升學生思維,在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上探出新的路子。
四、 結束語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作為高中英語教師,積極嘗試和探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特別具有現實意義。其中,培養學生學科素養里思維品質又是重中之重,思維品質很抽象,可以階段性地關注其中的幾點,比如在本文中提到的對比比較評價等批判性思維,演繹歸納邏輯推理和創新性思維等。讓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有方法可尋可探討,相信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41.
[2]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51.
[3]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94.
[4]程曉堂,趙思奇.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是什么[J]. 課程.教材.教法,2016(05).
[5]李小歡,周瑞珍.課堂提問類型與方式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和啟示[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4).
[6]王愛支. 英語閱讀教學中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J]. 鄂州大學學報,2008(05).
作者簡介:艾儒瓊,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