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解中職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學業倦怠和學習投入的情況及內在聯系,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了300名中職生。得出結論:(1)中職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和學業倦怠呈顯著負相關,學業自我效能感對學習倦怠的預測作用十分明顯;(2)學習投入在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中職生;學業效能感;學業倦??;學習投入
一、 研究背景
學業倦怠是指學生在應對學業壓力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行為和認知的衰竭狀態,實質是學生能力勝任不了學業需求而采用的一種消極應對方式。通過對已有研究分析,學業倦怠可能會引發許多不良的后果,如出現頭疼等身體機能障礙,發生逃學、輟學等不良行為問題。不可否認,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在學業倦怠方面存在易感性和一定的危險性,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指個體對本人能否在特定情境下組織、執行某種行為,實現特定的行為目標的信念體系。學業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學業領域的體現,認為其是學習者對能否運用本人所擁有能力和技能實現學習任務的自信水平的評估。研究發現,大學生群體的學業效能感可有效預測其在學習中的倦怠感,學業效能感高的學生存在較低程度的學習倦?。ㄍ跣⌒碌龋km然已有的一些研究顯示學業效能感對學業倦怠有影響,但學業效能感是怎樣作用于學業倦怠,其影響機制是怎樣?尤其是在中職生領域是何狀況?這些問題仍迫切需要解決。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對象
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從煙臺輕工業學校抽取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二) 研究工具
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使用吳艷和戴曉陽編寫的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量表分為3個維度,包括16個題目。
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使用梁宇頌、周宗奎所編的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共22個題目。
UWES-S學習投入量表(中文版),采用方來壇等引入和勘誤的學習投入量表(中文版),此量表信度和效度較高,分3個維度,共14題。
三、 研究結果
(一) 學業效能感、學業倦怠和學習投入情況
中職生的學習效能感得分為3.13±0.58,略高于臨界值3分,這表明中職生的學習效能感一般;中職生的學業倦怠得分為2.90±0.53,低于臨界值3分,這說明中職生存在一定的學業倦??;中職生的學習投入得分為3.88±1.27,低于臨界值4分,這表明中職生的學習投入不太理想。
(二) 學習投入的中介效應檢驗
采用溫忠麟和葉寶娟(2014)提出的新的中介效應檢驗流程進行檢驗。首先進行相關分析,分析學業效能感與潛在中介變量學習投入、因變量學業倦怠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中職生的學業效能感與學習投入、學業倦怠存在顯著相關。
采用學生在學業效能感得分為自變量,學業倦怠為因變量,并將學生在學習投入量表上的總分作為潛在的中介變量引入回歸模型,檢驗學習投入在學業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的中介作用。得出學習投入在學業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結果如下圖。
四、 討論
(一) 學業效能感和學業倦怠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中職生的學業效能感和學業倦怠呈明顯負相關,學業效能感對學業倦怠的預測作用十分顯著。具體表現為,中職學生的學業效能感越高,出現學業倦怠的情況就越低;學業效能感越低,越容易出現學業倦怠。這一結果與已有的大學生和中學生群體的研究結果一致。
(二) 學習投入在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研究表明學習投入在學業效能感與學業倦怠間起了部分中介作用。這與研究初始假設相吻合,即學業效能感可直接負向預測學業倦怠,又經過學習投入的中介作用對學業倦怠產生影響。
(三) 研究意義
通過調查研究學業效能感和學習投入對學業倦怠的作用機制,證實了假設,充實了學業倦怠的理論研究。在教育實踐意義方面,以中職生群體作為研究對象,提示中職學??蓮倪@些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學業效能感,降低學習倦怠,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增強學習自信心,提倡賞識教育。教師應該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指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二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主要是可以在教學中合理地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如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微課等形式的教學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避免學生產生學業倦怠。
五、 結論
(1) 中職生的學業效能感和學業倦怠呈顯著負相關,學業自我效能感對學習倦怠的預測作用十分明顯。
(2) 學習投入在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1] 方來壇,時勘,張風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6):618-620.
[2] 李威麗.國內外學業自我效能研究綜述[J].學理論,2012(32):65-66.
[3] 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731-745.
[4] 王小新,苗晶磊.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自尊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J] .東北師大學報,2012(1):192-196.
[5] 吳艷,戴曉陽,溫忠麟,崔漢卿.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18(2).
作者簡介:
高才,山東省海陽市,煙臺輕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