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和其他的學科有效整合,來實現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的模式在大學的課程里面十分常見,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一些學科中計算量大,計算過程復雜的問題。這種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逐步開始在中學的教學中使用。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多,而且比較復雜,對學生的邏輯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計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引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地減少學生的計算量,幫助學生節省時間。同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具體的內容去有選擇的運用計算機技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但是不能忽略教師的教學功能,努力實現與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勢互補。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整合;有效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經濟和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對傳統的教育方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不得不承認,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課堂教學創新創造了契機。目前信息技術已經使用到了中學的教學中,這不僅給老師的教學給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信息技術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意義上的數學教學。
一、 整合的基本原則
(一) 整合要凝聚高中數學教學發現、探索的精髓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數學的難度較大,很多知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書中數學相似,但是其深度和廣度是初中數學遠遠達不到的,高中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的,而老師只能起引導的作用。信息技術的使用更多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總結數學的規律,讓學生逐漸理解知識遷移的過程,探索其中的奧妙。
(二) 整合應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原則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并不是教師一人操縱鼠標唱獨角戲,而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作用,多媒體的使用則是為了將比較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把比較枯燥的東西形象化,方便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老師在播放完課件以后還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自己思考和總結,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信息技術在中學的各學科中都有所滲透,尤其是在數學的教學中應用更加廣泛,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優勢:
(一) 巧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數學中的很多內容都比較抽象,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例如立體幾何的學習和各種函數的學習等,使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加生動直觀的為學生演示出解題的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
(二) 化靜為動,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學習某個數學知識,而是讓學生懂得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同時,在知識的積累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多媒體能用具體形象的媒體展示給學生,使其能從中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高中數學中的統計圖、立體圖形的輔助線、解析幾何的圖解等都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動畫圖來體現;函數的收斂性以及數列的變化趨勢等都可以借助計算機來更加形象的呈現,這對開闊學生視野,體現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有較大的幫助。
(三) 豐富課堂容量 提高練習強度
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容量比以往的常規教學容量多。傳統的數學教學需要老師的板書,老師往往需要寫一黑板的字和圖,這樣會浪費很多時間,留給講課的時間就少了很多,而且由于黑板的容量有限,老師需要邊擦黑板邊講課,嚴重影響了授課的質量降低了課堂效率。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的改善這個問題,老師把需要講的內容做成課件,通過幻燈片的演示,來講解,大大地節省了時間,豐富了課堂的容量,省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作讓學生做隨堂的練習,或者是答疑,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強度。
三、 整合的定位
(一) 要與數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突出數學的思維特點
數學是一門極為嚴謹的學科,數學中的每一條定理都是通過數學家們經過嚴格論證的,同時數學也具有抽象性,這使得學生在理解起來就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數學與其他學科還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數學中會使用很多的符號和函數,每種函數都有特定的性質。同時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時一定要考慮到教學的內容與知識的結構特點,切不可跟風一味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謹記可能偏離教學的目標,多媒體的引用要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二) 應以服務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變輔教為輔學
整合應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是學生更有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的一種工具。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引入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而進行教學改革。有些老師參考各種資料,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課件,一堂課下來僅僅為了活躍課堂的氛圍,并沒有實際的教學價值,這樣既白費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又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對于數學的教學并沒有多大的幫助。有的老師盲目施行課堂教學改革,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新課改,授課的內容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而是將以往板書的內容做成了課件,在課堂上使用幻燈片的方式播放出來,雖然方便了老師,但是一點創新性都沒有,有的老師甚至用其他老師的課件,稍作改造就變成了自己的,這樣更加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不是為了教學方式的新穎。
總而言之,將信息技術引入到傳統的數學教學時,首先要明白如何實現最優的整合方案,老師需要對于這種多媒體的教學有充分的了解,同時要結合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的掌握能力來合理分配課堂講解的內容和使用信息技術完成的教學內容,實現最優的整合,在改善老師的教學情況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實現兩種單純的教學方式的互補,在先進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實現多媒體技術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整合起來,從而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白永瀟,張思明.反思從問題開始——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J].信息技術教育,2015(04).
[2] 王榮良.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實踐的再認識[J].信息技術教育,2016(02).
作者簡介:段蕊,河北省唐山市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