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科學的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這也是現代素質教育對高中數學提出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科學有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教學模式;思考建議
一、 引言
在現代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使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因為經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以后,學生的學習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差距,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和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如果仍然使用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學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比如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會覺得課堂學習沒有內容逐漸喪失學習興趣,而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則可能覺得學習難度太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信心。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科學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保證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所收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二、 將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有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首先要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一般來說,一個班級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和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日常上課過程中的狀態,通過綜合的考量,將學生進行分層。在進行分層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分層是教師自己對學生的分層不應該讓學生明顯地感覺到層次的存在,這樣有助于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產生比較強的學習沖動,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地關注到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流動情況,及時地進行更新,這樣才能夠保證管理的科學性。比如說在一次考試以后,教師就需要對各個學生的成績有所了解,分析學生考取這一分數是正常發揮還是有所失誤或者是其他情況,然后教師要結合上課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包括學生的反應速度思考問題的深度等等,通過綜合的方式去判斷學生的層次,而不應該簡單地依靠一次考試的成績決定學生的能力情況。
三、 注意進行分層教學
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以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進行科學的分層教學。科學的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針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最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而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怎么處理。比如說在教學三角函數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我首先會將函數的產生的過程詳細地講給學生聽,在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掌握了的基礎上,我會提供部分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嘗試進行復述,甚至將三角函數進行再變形,以此來激發他們的探索求知欲望。而對于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我會要求他們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同時在提問的時候也會重點提供基礎知識,考查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后我也會主動了解相關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這樣就基本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所收獲,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最有效的教育。
四、 注意作業的分層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還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要注意分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任務的難度應該是不一樣的,而為了照顧到學生的自信心,我認為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統一的任務,這些任務基礎性比較強,班級所有學生都必須要完成,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難度比較高的題目,供學生靈活地選擇,這些難度比較高的題目更加符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的要求,這樣就能夠保證作業的科學性,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心理。
五、 注意教學評價的分層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還要求教師要注意教學評價的方式,因為不同的學生的能力是有所差別的,因此同樣的分數,需要不同的學生付出不同的努力。教師在考核學生的時候需要將學生的分數作為考核的一個項目,但是并不能完全依靠分數來考核學生,教師還需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觀察最近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等綜合全面的考量學生,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
六、 總結
在現代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嘗試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科學的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確保數學教學能夠真正的發揮自身的價值,幫助每一個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琳,劉文霞.國內分層教學歷史發展概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2(03):5-8.
[2] 曹一鳴.中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王娟,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濱河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