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梨劍??
摘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難免會存在個體性差異,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會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進而導致學習成績也差距較大。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教師應該實施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共同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教學;重要性;應用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行,要求教師的教學活動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一味的自己在講臺上講解,不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接收情況,特別是對于初中數學這類邏輯思維要求較強的學科,學生之間在學習成績上表現較大差異,而如果開展分層教學,就能有針對性的設計題目,最終實現全體學生學習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 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對于數學這門理科性學科來說,其實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求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發散思維,這樣才能有效的解答數學問題。然而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其實他們之間的學習能力有著較大的差異,如果還是延續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進行普遍的滿堂大灌輸,那么不僅不能解決這個差異性的問題,反而會使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逐漸拉大,只有少數學習能力強的能夠取得滿意成績,大多數都學習效果不佳,致使班級整體學習水平較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對各種層次的學生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就能有效彌補他們的各自缺點,在對自己把力所能及的問題解決以后,就會產生成功感和喜悅感,進而更為積極努力的去進一步深入學習,促進了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實現整體課堂效率的提升??傊?,分層教學無論是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還是對以后的繼續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應該得到廣大教師的推廣和使用。
三、 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 全面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合理劃分層次
由于分層教學是解決學生之間個體差異的教學手段,因而首先教師就要全面把握學生各自的學習狀況,進而根據各自特點來科學合理地劃分層次。一般來說,學生之間會在思維能力、學習習慣、努力程度及數學基礎知識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教師應該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然后再根據各自情況來劃分層次,并制定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促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提高,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近期一段時間里,學生各自的平均考試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性格特點等方面,把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優等生A、中等生B和困難生C這三個層次。
2. 教學目標分層
當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以后,就要對其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要結合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能力,為其制定能夠順利達成的目標,既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難度太高,這樣他們才會產生完成目標的愉悅之情。例如在初中七年級教學中,所有層次學生都應該掌握相關的代數基礎知識,如有理數、相反數、一元一次方程等,還要對圖形有個整體認識,然后為優等生層次制定最高的拓展性教學計劃,為中等生制定鞏固提升的教學目標,困難生則要牢固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及簡單題目解法。例如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這個內容,C層要求理解相關概念,并能進行判斷;B層要會對二元一次方程進行變形,用含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另一個未知數;而A組則要會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數解。當然,在實施分層教學目標以后,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成績會不斷提升,教學層次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3. 課堂教學過程分層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階段,就要注重分層教學的應用,要在課堂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一樣的教學態度及要求。在課堂題目練習過程中,應該與分層教學有機融合,要讓各層次的學生去回答不一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要設計出難度不同的幾個題目,分配給各自層次的學生。例如在教學因式分解這個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列出如下幾個練習題:x3-x2+x-1,5ax+5bx+3ay+3by,x2-x-y2-y,要求A層次的學生解答第一道題目,B層次的選擇第二道,而C層次的則解答第三個,各層次之間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并適當詢問老師,然后各自獨立解答,當BC兩個層次解答完本層次題目之后,再嘗試解答上一層,實現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4. 促進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教學的整合應用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同一層次的學生屬于一個共同集體,可以看做成為一個小組,這時還可以滲透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實現二者教學方式的整合,這樣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針對C層次學生教師要求他們能夠徹底理解這三種位置關系,并要解答題目“已知圓O的半徑為6 cm,O到直線a的距離為7 cm,則直線a與圓O的公共點個數有幾個”,這時對于層次內個別學習水平極差的學生來說,可能還是無法解答出這個題目,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他們與其他同層次的學生相互交流探討,讓困難生中的佼佼者也能獲得學習自豪感,能夠幫扶學習最差的也能得到提高,真正發揮分層教學的更大教學價值,讓班級內的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四、 結語
總之,當今是個多元化的社會,學生的社會經驗、家庭背景等都存在著差異,這些都會造成他們在學習上呈現出不一樣的能力,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必然現象。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分析把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科學劃分層次,開展分層教學,并融入小組合作教學,從而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感受,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績上的提高,最終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富堂.分層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132.
[2]許志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08):77-78.
[3]苗春玲.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03):181.
[4]趙麗紅.初中數學如何進行分層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1):25-26.
作者簡介:
柴梨劍,江西省貴溪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