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計劃,讓每一個學生收獲知識得到成長,做一名好“導演”,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來演繹。
關鍵詞:教學設計;導演;體會
筆者從事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十余載,深深體會到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方法、形成態度、培養良好的價值觀。教師不再是主角,而是導演,使學生在各自的舞臺上都能有精彩的演出。在此淺談設計一堂好課的兩點體會。
一、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已經在我校實行了13年,從最初的傳統的直接教學“一言堂”,到后來全然轉變教學行為,只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課上熱熱鬧鬧,課下學生基礎知識一問三不知。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教師并沒有認真分析教材內容,所謂的轉變就是放棄直接教學,完全使用探究式教學。其實直接教學和探究式教學模式都是我們可以使用的方法,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條件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將不同的教學模式組合使用。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模式外,還可以選用基于問題的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
直接教學模式適合教授那些學生必須掌握的,有良好結構的信息或技能。對于化學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如:物質的量、物質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鍵;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的速率和反應限度等,可采用直接教學模式。在講授過程中,要注重創設情景引入概念,講授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可結合正例和反例,具體地呈現概念,便于學生掌握。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量》這節課時,教師通過生活中買花、買米等實際問題,曹沖稱象的歷史典故引入化零為整的思想,然后提出微觀粒子肉眼不可見,不可稱,那能不能按照一個一個的個數來研究粒子呢?由此引出物質的量的概念,通過正例和反例展示,讓學生明確物質的量的概念,然后進一步學習阿伏加德羅常數等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化學原理和化學概念抽象,但是講授時是通過具體的例子呈現的,所以在下課前,教師要帶領學生歸納總結,提取課程的核心內容,明確概念和原理的內涵外延,便于學生遷移應用。直接教學能夠讓學生明晰化學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探究式教學適合教授那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物質,如常見物質的來源、性質及其應用,包括:鈉、鎂、鋁、鐵、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氯、硫、碳、氮、硅等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甲烷、乙烯、苯及其衍生物等;乙醇、乙酸、糖類、油脂、蛋白質、常見的高分子材料等。使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與直接教學法有效融合,豐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有效地參與化學課堂。例如《醛酮和糖類》這節內容關于醛的教學,教師先提出問題,生活中常見的醛有哪些?學生廣泛思考,提出有甲醛、乙醛、還有部分糖類屬于多羥基的醛。教師進一步追問,這些醛類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學生可以答出用福爾馬林防腐、家裝和家具中的甲醛容易讓人中毒、很多糖類物質甜等。教師也可以進行補充,如有些人喝酒臉會紅是因為人身體中缺乏乙醛脫氫酶,讓問題源自生活。然后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生活中的現象意味著醛類什么樣的性質,然后引導學生總結醛的結構特點和特征反應。使得學生帶著樂趣,帶著好奇,愉快高效地了解了醛。教師需要注意不能把所有的課程都設計成探究式,不能讓探究式“泛化”,只有真正適合的內容才能發揮探究式教學模式最好的效果。
有關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可以設計為基于問題學習,如,化學物質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開發高能清潔燃料和開發高能清潔燃料;研制新型電池的重要性;海水、金屬礦物等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的意義;酸雨的防治和無磷洗滌劑的使用對環境保護的意義等。在假期,我給學生布置化學作業為調查家里使用的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查閱資料了解無磷的重要意義,使得學生了解到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問題、高層次思維等能力,對學習過程保持更高的滿意感,對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把合作學習穿插在課堂中,作為一個問題的討論的片段,讓學生充分合作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授《沉淀溶解平衡》這一節課,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學生提出兒童吃甜食導致蛀牙的原因和防止蛀牙的手段,在了解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定義和表示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用手機搜索資料,讓學生合作解決教師的問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模式的選擇一切以學生為主,要讓學生演出合適的劇目,這是作為導演的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 課堂教學要隨機應變
教學的細節不應是確定,應該是由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行為表現所決定的,教學設計的實施主要靠教師臨時發揮,隨機應變。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復習鞏固,容許學生靈活的進行討論,并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解決共性問題,靈活運用豐富的教學策略,如提出一系列有難度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自然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因勢利導,一切以學生的成長和收獲為目的。剛工作時,我不喜歡學生打斷我的講授,我每節課有必須完成的任務,所以對于學生“稀奇古怪”的問題我總是置之不理,這樣使得學生變得被動,失去了好奇心?,F在我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能兼顧學生課堂生成的問題,把這作為學生成長的機會,看似“浪費”了時間,卻讓學生越來越喜歡化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演出真實的張揚的自我!
教學設計是在設計學生將要學什么,怎么學,設計的是學生的活動、作業和任務。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將課程轉變成學生的活動、作業和任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留下廣闊的舞臺讓學生真實活潑地表達自我,快樂踏實地獲得知識。
作者簡介:陳倩,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endprint